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基层动态 > 基层组织 > 党建综合

巢湖市委组织部:用好乡土人才 服务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0-07-07信息来源:巢湖分站 字体:【   【责任编辑:吴非】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巢湖市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坚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全力破解基层人才瓶颈制约,积极推动人才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在全省县(市)区中率先出台《巢湖市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打造以党政人才企业家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实用人才为骨干力量的四支乡村振兴“人才生力军”,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截至2019年底,巢湖市现有各类乡村振兴人才7400余人,其中党政人才1500余人、占20.27%;企业家人才800余人、占10.81%;专业技术人才2600余人、占35.14%;实用人才2500余人、占33.78%。

突出模范引领,党政人才“敢担当善作为”党政人才是落实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巢湖市狠抓镇、村两级党政干部队伍建设,让负责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干部真正成为懂“三农”工作、抓“三”工作的行家里手,让乡村振兴的一线成为干部成长的重要路径和引领群众干事创业的舞台。一是实施乡村党政人才队伍“789”工程。建成以“70后”为主体、“80后”为中坚力量、“90后”配备全覆盖的乡镇领导班子。划定干部选拔任用硬性指标,规定提拔担任市直机关领导班子成员和正职的,必须分别具有3年以上乡镇工作经历和2年以上乡镇领导班子工作经历。集中选拔55名优秀村级后备干部进入村党组织班子,选送119名村“两委”干部参加本科学历教育。二是实施农村带头人提升行动。提出2020年底前实现全市村干部三个“1/3”目标(即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优秀退役士兵、致富能手和乡贤人士各占三分之一),先后从全国选调优秀公务员急需紧缺专业人才91名,招录116名优秀退役士兵和108名大学本科毕业生到村任职。选派24名熟悉党的建设、农业产业、脱贫攻坚、文化旅游、建设规划、基层治理的优秀党员干部人才,到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三是创新村党组织书记备案制度。在全省县(市)区范围内率先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制度,推动县级党委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宽视野把村党组织书记选优配强、管严用好,对软弱涣散村“两委”班子及时调整、科学配备。建立1120名村“两委”干部人事档案,着力解决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每个村至少储备2名后备干部。中组部来巢专题调研,并给予充分肯定。

激发创业活力,企业人才“懂经营善管理”乡村振兴发展归根结底靠经济,而企业家人才是乡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巢湖市始终坚持厚植“乡土情怀”,以乡情乡愁为纽带,鼓励巢湖籍优秀经营管理人才返乡投资创业,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增砖添瓦。一是鼓励发展新业态。推广“乡贤+经济发展”新模式,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树立柘皋镇汪桥集村、烔炀镇小田埠村、黄麓镇昶方村示范典型,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推进现场会在巢湖市顺利召开。依托旗山·中科精密智造小镇等特色平台,推动镁基轻质合金、PVA光学膜等新材料产业集聚,围绕差异化、产业化、特色化发展,投资41亿元打造17个旅游示范村878家专业合作社165家农业龙头企业,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全新活力。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施乡村电商优化升级工程,每个乡镇包保扶持1家乡村电商经营主体,对电商人才网上销售农产品、开展电商培训、参与电商扶贫等予以补助。吸引外来人才到乡村创新创业,并给予最高3万元的生活津贴,提供最高15万元的担保贷款。有序推动“巢湖英才”、巢湖产业创新团队、巢湖市“优秀企业家”等重点人才工程,向乡村企业家人才倾斜,先后发放人才专项奖补资金800余万元,扶持18家乡村企业和6个人才团队,带动5700余人就业。三是支持创办新型农业主体。突出“现代农业”导向,鼓励企业家人才通过能人带户“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打造休闲观光园区、田园综合体、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和特色小镇。每年安排200万元专项用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奖补,支持巢湖籍人才返乡创业,与乡村合作共建扶贫产业园、农业合作社,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先后培育34家示范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强化技术引领,专技人才“业务专技术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巢湖市始终坚持把乡村专业技术人才放在核心位置,不断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一是发挥科技特派员品牌优势。从市直单位、高校、企业选拔175名科技特派员贫困村和规模较大的乡村企业开展科技帮扶围绕禽畜饲养、优质稻米种植等领域开展专题培训,先后培训农户5.4万人次建立28家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指导近百家乡村企业与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定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二是加大农技推广力度。围绕乡村农作物生长特性和产业结构,重点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光伏发电等提质增效技术,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升级和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全市217名农技人员下沉乡村,包村联户服务1519个示范户,指导农户开展大棚种植、立体养殖、温控培育等,帮助434个贫困户顺利脱贫,“槐祥大米”“中垾番茄”等成为全国畅销品牌。三是创新专技人才评价模式。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才到乡村挂职,采取技术入股和知识产权分红等模式,服务乡村企业发展,并把在乡村挂职、兼职和离岗创业期间取得的工作业绩,作为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在职称评聘上予以倾斜。每年评选表彰10名优秀乡村专业技术人才,给予每人5000元奖励,并组织赴省外先发地区培训进修。

夯实发展基础,实用人才“技能强素质高”乡村振兴不仅要依靠高端人才,“土专家”“田秀才”一样弥足珍贵。巢湖市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实用人才,真正让乡村成为人才大施拳脚的广阔天地。一是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制度体系,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625人。围绕“创新发展与品牌建设、社会生态效益、带动辐射能力、社会认可度”等方面,每年评选表彰10名“十佳新型职业农民”,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按照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等三大类型,试点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围绕土地流转、金融信贷、农业保险等方面制定扶持政策。二是实施乡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发挥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探索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共建实训基地,大力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乡村工匠、乡村旅游人才等实用人才。以农业合作社负责人、返乡农民工等为重点对象,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市场意识和管理能力、较高生产技能和经营水平的农业职业经理人。三是壮大乡村文化工作者队伍。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各类阵地作用,深入解读宣传党的“三农”政策和强农惠农富农举措。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挖掘国家级、省级和合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4人。依托巢湖市融媒体平台,建立107个新时代传习所、17个乡镇文化站,吸纳262名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乡村文化能人和返乡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文化宣传员,开展各类实践活动5000余场,以文化自信助推乡村振兴。

下一步,巢湖市将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大力培育乡土人才,贯彻践行以“物”的振兴吸引和激励“人”的振兴,以“人”的振兴创造和积累“物”的振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乡村振兴开启新征程、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