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基层动态 > 基层组织 > 党建综合

瑶海区:构建“1+5+3+N”工作格局 激发城市基层治理“新动能”

发布日期:2022-11-29信息来源:瑶海分站 字体:【   【责任编辑:杨静】

微信图片_20221122185404_副本.jpg

近年来,合肥市瑶海区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主动作为,因势而谋,积极探索构建“1+5+3+N”基层治理工作格局,着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织牢“1”个组织体系,夯实基层治理党建根基。建立完善“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六级组织体系,建立1041个楼栋党小组、发展5640户党员中心户、组建440个小区治理团队。聚焦居民小区这一城市基层治理中的基础单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辖区475个小区(片区)党组织开展以“亮组织、亮职责、亮身份,做好开门一件事”为主题的“三亮一做”行动。突出党建工作成效、群众满意度、可塑性和品牌发展潜质,推进星级党支部创评工作,创新“123+N”工作法,围绕一个“定星”标准,发动机关和事业单位党(工)委以及联系党支部两级组织力量,设置共性、个性和“一票否决”三类指标,指导719个党组织参与创评,重点培育115个四星级、97个五星级党支部。

组建“5”支治理队伍,凝聚基层治理优势力量。打造基层治理指导员、小区党建指导员、红色小管家、大学生社区小管家和小巷管家共5支优势互补、结构多元的人才队伍。紧抓合肥市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到社区任基层治理指导员契机,381名街道中层干部担任小区(片区)党建指导员,常态化帮助指导小区党组织解决群众问题。招募890名红色小管家和211名大学生社区小管家常驻小区,常态化入户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创新红色小管家“巡、访、做、报、记”五字工作法,畅通渠道、搭建平台,确保其直接参与到服务群众、矛盾调处、平安建设、文明创建等小区治理工作。发挥大学生社区小管家的专业优势和能力特长,为基层治理注入青春力量的同时,提升治理队伍专业化能力水平。招募1500余名小巷管家,补足街巷治理短板,提升城市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

搭建“3”个议事平台,畅通基层治理协商渠道。因地制宜,汇聚各方力量,推深“四事四权”群众工作方法,搭建党群议事会、板凳会议、居民议事厅三个平台,深入落实“网格管事、五老调事、支部说事、群众议事”,充分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两级“党群议事会”协商机制,合力解决合铁家园小区治安环境提升、红旗村小区大门维修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60余件,深入“微网格”开展政策宣讲、环境整治、困难家庭慰问等活动230余场。以小区为单位,搭建板凳会议、居民议事厅,发挥“小板凳”“议事厅”组织迅速、形式简单、贴近群众的优势,融协商议事、学习研讨、理论宣传、为民服务等功能为一体,撬动群众参与治理热情,汲取群众智慧,盘活社会资源。

打造“N”个党群阵地,强化基层治理服务保障。打造13个街道及社区片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156个小区“左邻右舍”党群服务站,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设立166个“小哥暖心站”,提供“车可充电、饭可加热、渴可饮水、累可歇脚、伤可用药”的“红色补给”。打造43个示范党代表工作室,组织210名市、区党代表定期在工作室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建议,办实事解难题。健全养老服务阵地建设,开辟建立13个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和社区老年助餐点,为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日间照料、短期托养、健康管理、康复理疗、文化娱乐、助餐、助浴等多项服务。打造21个工会“幸福驿站”对外开放,使广大户外劳动者能够在辛苦工作期间体会到“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