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肥经开区海恒社区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核心引领作用,通过织密网格体系、搭好议事平台、优化服务阵地,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把提升群众满意度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讲好“海恒故事”,绘就“幸福画卷”。
织密“网格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柔韧度”。构建“1+6+34+157”治理体系,即1个社区联席会议制度、6个居民区党委、34个小区党组织和157个“微网格”管理区块。由社区党委副书记担任社区联席会议负责人,依托“英雄故里、科技海恒”的红色资源和科技资源优势,吸纳辖区合肥学院、168中学、清华公共安全研究院、启迪科技城、海尔工业园等33家企事业单位,统筹居民区、物业、业委会、商圈、楼宇等力量,推动治理事务协同运转。以“毗邻党建”为引领,不断探索形成“党建+公益”特色品牌,常态化开展“圆梦微心愿”活动。按照“一小区一党组织”的模式,推动34个小区党支部全覆盖,配强小区党组织班子成员,由居民“两委”成员、党员业主代表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按照300户标准划分为157个“微网格”管理区块,专职网格员、红色小管家负责日常巡察走访、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等,参与多领域组团式网格治理,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157个“微网格”均设立党小组和楼组自管会,构建“红色议事厅”“小型业主会”平台,把党支部书记、热心党员、业委会委员、居民代表、能人达人等串联起来,让百姓诉求回应在一线、难点问题解决在一线、服务资源集中在一线。
聚焦“楼事楼议”,提升协商议事“精细度”。由小区党支部牵头,以楼组为单位,结合“六情大走访”“书记接待日”,制定并实施“7+7”“楼事楼议”机制,推行“居民提、小组析、民主议、集体决、联合办、群众督、居民评”“七步工作法”,实施“人员组队、邻里敲门、议事解难、楼道公约、楼道布置、定期座谈、主题活动”七个环节。建立党员分类管理台账,通过吸纳单元楼道内在册、在职、流动党员和热心居民,有效调动社区能人达人、“第二梯队”,成立法律咨询、医疗健康、心理疏导、文艺表演、家电维修、应急救援、科普宣传等16支志愿小分队,开展特色楼组服务,把党组织服务延伸至最后一米。利用单元楼道架空层打造“红动耕云·楼道议事厅”,设立楼栋“民意征集箱”,广泛收集群众诉求,畅通民意交流渠道,做到全流程闭环管理。对简单的矛盾纠纷,现场调解,立行立改;无法立即解决的,实施居民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红色小管家、物业五方联动协商机制,在规定时间节点以书面形式或面访形式及时向居民群众反馈。目前,已收集消防安全、绿化建设、交通出行等隐患问题72个,共协商化解高空抛物、消防管网漏水、楼道路灯年久失修、不文明养犬等问题20余件,协调邻里矛盾10余件。
统筹“两大阵地”,提升为民服务“能见度”。打造“亲民式”党群服务阵地。按照“服务区域最大化、办公面积最小化”的要求,拆除隔离式办公柜台,打造亲民、开放、互动“一站式”服务平台;采用“一室多用”、功能叠加的方式增设复合型空间,融合妇女之家、青年之家、歇歇角、科普“e”站等载体平台,开展爱心帮扶、多彩假期、红色电影放映和志愿服务等丰富活动;增设无障碍设施、摆放舒适沙发、饮水器、充电宝、图书报刊,营造家的温馨感;一楼全部用于便民服务,为辖区党员群众提供党务、政务、医疗、文化等90余项“一站式”服务,做到“服务进门就有、办事不用上楼”,其中文体中心等多项便民服务功能室于今年提供延时服务,实现12小时之外服务不间断,今年以来,共接待服务群众12万人次。推行“幸福公益集市”阵地。居民区党委链接多方资源,将便民服务、公益志愿有机结合,通过支部“搭台”、党员“摆摊”、群众“赶集”,推动党群服务中心空间、资源、服务等要素融合。周六公益集市划分有“六情”接待区、“非遗”文化区、政策宣传区、便民服务区等多个功能区,各个区域都独具特色,向辖区群众提供健康义诊、爱心义剪、小修小补等各类党员服务项目,让辖区居民沉浸式感受和谐家园睦邻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