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基层动态 > 基层组织 > 农村党建

包河区大圩镇:党建引领,念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三字经”

发布日期:2020-11-18信息来源:包河分站 字体:【   【责任编辑:吴非】

从名不见经传到享誉全国,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包河区大圩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持续用好“传家宝”、坚决守住“生命线”,以思想解放促社会风气开放,以观念更新促社会治理创新,通过建立基层道德建设委员会,持续传播好声音、传递正能量,推动了美好乡村理念落地生根、乡村振兴战略开花结果。

一、把握新特征,紧贴“变”的群众需求

时代在变,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变;群众有新期待,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作出新回应。只有紧贴群众需求,甚至引领群众需求,思想政治工作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一是适应由“阳光下”向“月光下”的时间转变。过去,大圩镇是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镇,居民工作内容单一、工作时间固定,很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仍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此时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在“太阳底下”进行。2017年开始,随着大多数居民搬进回迁安置小区——金葡萄家园小区,城市的喧哗、商业的繁荣、夜经济的兴起逐渐改变了居民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变得更加灵活、生活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此时的思想政治工作很多时候在“月光下”进行。金葡萄家园小区内的道德建设委员会就是这样一个24小时“不打烊”的居民自治组织,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组织的身影,随时随地上门解决,不管黑夜白天,不管风吹日晒。尤其是党员志愿者的加入,让“长明灯”成为了小区最美的风景线。

640.webp (1)_副本.jpg

二是适应由“地头里”向“电梯里”的空间转变。哪里有人,哪里就要有思想政治工作。“田间地头”是农业生产的物理空间,也是农民交流交往的常见地点;“楼间电梯”是城市生活的物理空间,由于邻里间的住所不再像以往一样开放,电梯便成为居民日常交流的常见地点。电梯虽然封闭,同行人的共处时间也有限,但发挥的作用却不可小觑。简单的寒暄、温暖的关心都能成为沟通感情的机会。于是,“电梯工作法”成为基层道德建设委员会提倡的众多工作方法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堂屋工作法”“广场工作法”“议事厅工作法”等等。对于基层道德建设委员会委员来说,如果能够熟练运用好各种日常空间,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640_副本.jpg

三是由“面对面”向“键对键”的形式转变。时空在变,工作形式也要因时而变、随空而制。随着大圩镇回迁安置进入下半程,群众间线上聊天越来越多、见面聊天越来越少;跨越时空的聊天工具越来越方便、直抵人心的真情实感越来越少。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既要“面对面”,也要“键对键”;既要“动腿”,也要“动手”,更要“动情”。大圩镇充分运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社区广播平台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深化“举旗帜·送理论”系列宣讲,全面融入嵌入渗入群众性文化教育活动之中,同时发挥指尖阵地优势,采取个性化制作、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的方式,制作推出系列音视频产品,提高新思想的到达率、阅读率、点赞率,提高群众对新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640.webp (2)_副本.jpg

二、贯彻新思想,指导“创”的群众实践

大圩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春风化雨的形式,将博大精深的思想化作丰富多彩的群众实践,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之中将新思想融入灵魂中、血脉里,落实到言行上、工作中。

一是创设说理平台,着力化解征迁难题。征迁涉及面广、人多、利益大,难免引发矛盾纠纷。经过近十年的征迁,大圩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被彻底改变,由以前的世居农村,变为白天撸袖下地、晚上洗脚上楼。2017年初,大圩集中组织分配房屋6417套,安置人口1.2万人,实现“零失误”“零事故”,创造出回迁分房的“大圩模式”,打造出红色领航的和美社区。顺利拆迁安置的背后是党组织积极培育基层道德建设委员会,积极搭建协商平台、不厌其烦上门入户,动员群众支持为孤寡老人、残疾人员、贫困群众等特殊群体优先分配房屋,协调群众之间按照自愿原则互换回迁房屋位置与户型等,说服个别“钉子户”理解与接受征迁政策等。

640.webp (3)_副本.jpg

二是创新调解方式,致力化解社区矛盾。从分散居住到集中居住,从瓦房平房到洗脚上楼,从村民家庭到居民家庭,很多群众短时间内难以适应新生活。骑车入户、楼前种菜、乱扔垃圾等现象多有发生,邻里之间难免发生一些矛盾。大圩镇基层道德建设委员会通过走访调研,结合实际制定出有大圩特色的《金葡萄社区居民公约》,从邻里小事到园区大事,涵盖了楼道安全卫生、文明养犬、文明出行等居民热切关注的问题。同时,指导协助社区79栋单元楼的“楼栋当家人”制定本楼栋的《和美楼栋公约》,精准聚焦不同楼栋特点,结合楼栋活动针对性开展宣传教育,实现从思想意识转变到居民实际行为改变,最终推动一个个棘手难题的解决。

三是创优宣讲团体,努力营造良好风尚。“圩美实践”宣讲团是配合基层道德建设委员会成立的草根宣讲队伍,现有成员32名,先后组建了“党员宣讲小组”“巾帼宣讲小组”“萌娃宣讲小组”等主题性宣讲小组,目前已打造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题宣讲、“圩民说事儿”广场宣讲、和美堂屋和特色楼栋微宣讲四类宣讲阵地,编写的大圩镇文明乡俗三字经广为传唱。同时,结合金葡萄社区党总支日常开展的“八个到家”(即党的声音传播到家、生活困难慰问到家、新婚喜事庆贺到家等)党群家访,及时了解群众家中事,提前介入开展文明宣传教育,倡导党员示范、群众参与,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倡导科学文明、破除迷信,倡导勤俭节约、反对浪费,使文明新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640.webp (4)_副本.jpg

三、运用新形式,找准“融”的群众路线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就必须融入群众的生活,嵌入群众的生产,在密切联系群众中推动新思想落地,在真心服务群众中实现新思想见效。

一是发挥德治作用,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在大圩镇,由党委领导、居民组成的基层道德建设委员会,充分发挥和依靠群众力量开展“德治”工作,延伸“德治”触角,实现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委员会以“发现身边好人好事,弘扬社区微正能量,塑造文明家园新风”为宗旨,通过好人好事推荐评议、开展文明宣讲等多种活动形式,助力形成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民风民貌,营造睦邻友好、文明和谐的良好社区氛围。无论是社区居民公约还是楼栋居民公约,丰富多彩的内容、通俗易懂的语言,都彰显出崇德向善的社会风气正在加快形成。

640.webp (6)_副本.jpg

二是发扬榜样精神,融合群众身边故事。基层道德建设委员会以“接地气、有效果、出特色”为原则,总结了24条特色楼栋工作法和百余篇楼栋故事汇,建立社区“名人库”,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严把好人入口关,实行“户籍地审核—实地调查—季度集体评议—回头走访—年度表彰交流”机制,推动评选手段更加全面,评选工作更加扎实。一个好人、一件好事,看似平凡简单,却能够激起争做好人的良好风尚。2017年至今,共评选出社区身边好人48名,大圩镇身边好人6名,包河区身边好人7名,“好人变名人”蔚然成风。通过身边人身边事的宣传,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不合时宜的旧习俗,“我推荐、我评议、我宣传、我争当”的氛围已逐步形成。

三是发展专业力量,融汇群众工作。大圩镇在全省率先成立乡镇乡村治理平台——大圩社区治理学院,集“教、学、研、用、乐”为一体,重点依托省内外农业生态、文化教育、经济法律等各类专家智囊,坚持需求为先、实用为主,将群众最需要的培训送到身边。学院现已开设红色党建、文明提升、社会治理、生态环保、技能培训等系列课程,按照“结业发证、实践检验”的原则面向全体大圩居民开展教育,并通过多种方式来检验和提升教育效果,如社区治理项目的认领和参与,如技能培训再就业等。自2019年8月成立以来,大圩社区治理学院已开课20余期,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丰富了群众日常生活、提升了居民文明素养。

近年来,大圩镇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生态镇”“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17项国家级荣誉。诸多荣誉的背后是大圩干群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结果,是思想政治工作持续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