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肥西县山南镇坚持党建引领,从组织建设、制度落实、人才资源和产业发展四个方向发力,不断拓宽强村富民发展路子,持续为乡村振兴聚力赋能。
聚焦组织建设,抓实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素质提升,着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和高学历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目前,大专及以上学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超92%。搭建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乡村振兴大比武”等平台,定期晒成绩、比差距,推动找问题、促提升,在不断补短板、强弱项的过程中,着力营造干事创业、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注重将组织观念强、发展能力强、服务意识强、有群众基础的“三强一有”党员吸收到队伍中来。同时,不断优化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2023年,该镇通过党委考察和公开招考的方式,累计选拔后备干部45人,其中既有懂农业、懂农民的本土优秀中青年,也有高学历、高能力的返乡创业大学生,着力构建一支由经验丰富的老干部、承前启后的中年干部、朝气蓬勃的年轻干部共同组成的组织梯队,为科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聚焦制度落实,建立健全党建引领乡村网格化治理机制,整合党建、综治、文明创建、环保、卫健等网格,将27个村(社区)划分57个党支部,307个网格,配备网格长307人、网格员1340人,实现基层治理“多网合一”。依托“网格”精细治理,2023年,该镇“四事四权”工作办结反馈评价满意率和信访平台受理率、按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成功化解各类疑难信访积案10件,创建省市县各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9个。强化制度管人管事,出台并实施机关效能、培训、例会、考核等制度20余项,制定并完善镇村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及考核细则,开发综合考核系统,将考核与节点工作、干部干事档案、干部任免、绩效等挂钩,覆盖镇村390名党员干部。建立节点工作、重点工作周调度和通报机制,提振“敢为人先”的精气神。
聚焦人才资源,2023年以来,山南镇全面实施“山水栖农宿,南北广揽才”人才汇聚工程,全力打造全省乡村振兴标杆镇。围绕农业种植、文化旅游、民宿开发管理等领域,全面摸排本地致富能人、种植养殖大户、退伍军人及山南籍在外能人,了解专业技能或特长,建立山南镇乡村振兴人才信息库,并实行动态管理。目前,已引进80个急需紧缺型人才,摸排肥西籍企业家24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13名,本土能人23名,积极动员从各村(社区)走出去的人才回乡参与村级治理、创办企业,为乡村振兴添活力。落实各项人才服务保障政策,重点在创业资金、技术扶持等方面给予倾斜,让乡土人才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同时,打造1个人才服务驿站,成立1个人才工作室,建立人才联系服务台账,以党委班子成员“1对1”联系服务人才,确保解决人才生产生活实际困难。
聚焦产业发展,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把产业发展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重要支撑,推动镇域产业聚合、连片发展。2023年,该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达20个,同比增长约40%。“三庄联动”项目稳步推进,“三庄”区域内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超890万元。长庄村荷园民宿2023年累计营业收入超130万元,其中,依托“太空莲”文化销售莲子、莲子芯、荷叶茶等产品收入达30万元;小井庄村依托中国农村包产到户纪念馆、乡村振兴大讲堂、农根广场等旅游景点,做足“红色+”旅游文章,切实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兴庄村阳光玫瑰葡萄产业园实现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板墙村钓影园民宿正式投入运营。依托金牛蚕桑农民培训学校、安徽浮顶山生态农业科技公司、合肥合丰牧业有限公司等发展特色种养产业,提高农副产品价格的同时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目前,已组织开展稻虾米、火龙果、蚕桑、肉用山羊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技术指导10余场。(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