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合肥市委组织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考核要把功夫下在平时的重要要求,坚持将平时考核作为加强公务员日常管理的重要抓手、作为推动单位重点工作落实的科学机制,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积极探索目标引领做实平时考核,通过抓好专题研讨、试点论证、宣传解读、组织指导、典型引领等,持续推动平时考核工作落地见效。现将各地部分经验做法进行刊载,用基层经验指导基层实践,久久为功推动目标引领平时考核走深走实,把公务员注意力和努力方向引导到组织目标上来,激发公务员队伍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
市公安局包河分局:撬动平时考核“新支点”,激发科学评警“新动能”
近年来,合肥市公安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考核要把功夫下在平时的重要要求,将公务员平时考核作为队伍管理的有力抓手。2023年以来,市公安局包河分局在规范开展公务员平时考核的基础上,探索搭建“全警绩效考评管理信息系统”,借助科技信息化系统推动全警平时考核内容更加全面、结果更加公正、流程更加公开、导向更加显著,全警争先进位、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为培育和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提供坚强保障。
在“谋”字上下功夫,下好目标引领“先手棋”。逐级细化任务,深化目标引领。紧紧抓住维护社会稳定的重点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根据市委市政府、省公安厅、市局年度重点工作,立足不同岗位职责,按照“共性+个性”模式,逐级分类细化目标任务,形成单位与个人高质量、个性化年度“目标任务清单”,进一步深化平时考核的目标引领作用。科学设计指标,拓宽多维评价。民警目标任务清单主要包括共性指标、个性指标和综合评价三个部分。将民警按照是否担任领导职务划分为两个大类,将无职务民警按照岗位职责划分为社区、治安、巡逻、内勤等岗位,根据工作实际精准科学设置目标任务,担任领导职务民警共设置党风廉政、政令畅通等16项目标任务,民警共设置考勤管理、警容风纪等10项目标任务。增设征求服务对象意见维度,将街道、企业、社会组织、群众代表等纳入民警评价体系,全方面、多维度评价民警政治素质和工作实绩。加强统筹整合,提升考核效能。不断对外部和内部各类考核进行系统性整合,将省厅、市局层面开展的党建、队伍管理、业务工作考核等,与各个单位和民警个人平时考核有机融合,以平时考核结果推动日常工作调度。在分局内部,统筹整合各类评价主体和被评价对象,对不同单位同类岗位民警整合至同一序列进行评价,增加平时考核结果的可比性。
在“晒”字上下功夫,下好科技赋能“关键棋”。随着对公安工作的要求和标准不断提升,对绩效考核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以及时效性也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更加精准、科学的民警考核评价系统,以适应当前公安工作的发展。考核体系一站统管。坚持“全面覆盖、突出重点、要素集合、动态调整”原则,建立涵盖“民警+辅警”、“平时考+年度考”、“日常考+专项考”、“单位+个人”的考核信息系统。配置绩效管理5大模块,“素质评价、考勤管理、奖惩公示、结果运用”等4大功能,全面量化积分,全程网上操作,实现过程管理与目标考核双融合。考核数据一网联办。建立“一个中心+一所队一站点”数据管理模式,按照不同序列配制民警权限。各考核职能部门制定差异化目标任务,细化21大岗位类别,通过系统设置考核系数和任务单元,让功劳者有指数、辛劳者有基数、勤劳者有分数。评分奖惩一键通查。坚持“量化”与“评价”并重,全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实现数字化实时公示,按照季度生成平时考核等次,帮助民警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和进度。建立“红蓝线”提醒机制,“蓝线”提示与平时考核“好”等次和表彰奖励挂钩,“红线”提示与惩罚提醒挂钩。对长期未能评定为“好”等次人员,单位主要领导主动开展谈心谈话,帮助及时补缺补差、迎头赶上。
在“用”字上下功夫,下好结果运用“制胜棋”。坚持向专项表彰延伸。将平时考核情况作为民警表彰奖励、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维度,善于从平时考核表现突出民警中选树公安队伍先进典型,不断激发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坚持向推优选任延伸。从“本职工作比贡献、常规工作比特色、攻坚项目比效率、重点指标比排名”四个维度,将民警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情况作为推优选任重要参考依据,全面、科学、精准评价民警“德、能、勤、绩、廉”,使平时考核真正成为评价干部日常综合表现的“度量衡”。坚持向物质奖励延伸。对于平时考核“好”等次较多或连续多次评定为“好”等次民警,在疗休养、主题党日活动、节日专题活动等予以优先考虑,帮助民警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攻坚克难、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