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微经验 > 一抓双促

肥西县柿树岗乡:打好产业扶贫组合拳 铺就乡村致富路

发布日期:2019-12-18信息来源:肥西分站 字体:【   【责任编辑:admin】

兴产业,强动力。近年来,肥西县柿树岗乡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重中之重,不断转变工作理念、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大力构建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的“三有”型稳定脱贫新模式。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大家对这里的最深印象。多年来,柿树岗乡通过大胆实践,如今取得了可喜成就,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粑粑产业撬起致富路

驱车进入柿树岗乡境内,到处一片忙碌的景象。一条笔直的水泥路带领我们走进蒿子粑粑扶贫产业园,“每年十一二月份,大家都在抓紧收割蒿子种苗,等到二月份种植,为四月的蒿子粑粑节做准备”柿树岗乡新街社区扶贫干部李涛告诉我们。

柿树岗乡位于江淮之间,村里以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以前村里没有产业,也没有像样的路,下雨下雪天,进村都有点费劲。”回忆起刚到乡里的情形,李涛一直叹着气,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50人、745户,贫困人口发生率为3.37%”,新街社区有48户。

“农民想要增收,村里没有产业可不行。”柿树岗乡政府一直在思考怎样的扶贫才是“真扶贫”。在经过考察后,2018年,在柿树岗乡政府部署下,新街社区以当地非遗食品“蒿子粑粑”为切口,申请扶贫专项资金90万元,在社区周桥新村租用20亩土地进行人工栽种蒿子,并联合办起了蒿子粑粑扶贫产业园。

目前,柿树岗乡蒿子粑粑节已连续举办了四届,以蒿子粑粑节为节点,柿树岗乡组织扶贫签约仪式,通过粑粑小产业,带动扶贫大格局,此外,有了蒿子粑粑扶贫产业园这个纽带,企业不愁货源,村民不愁销路。

李涛介绍,蒿子粑粑扶贫产业园每年生产蒿叶四五千斤,晒干后可制成2万斤粑粑约20万个。蒿子粑粑扶贫产业园的建设为社区41户贫困户年分红收入不少于600元/户,同时已为9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年平均收入不少于2000元/人。

如今,粑粑已经成为柿树岗乡的一个特色产业,带动了乡村旅游和农副产品市场的旺盛,也让更多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创收。“以前是没有收入的,现在村里有了蒿子粑粑扶贫产业园,我们在这里务工,一年也多了五六千元的收入,日子越过越好了”今年75岁的张大爷告诉我们。

虾稻共育打好扶贫“组合拳”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柿树岗乡在产业扶贫方面下足功夫,蒿子粑粑扶贫产业园只是其中一个部分。据了解,2020年拟实施的柿树岗乡新街稻虾共育扶贫产业园。

“2019年全乡从事稻虾共作72户、10000亩以上,预计优质小龙虾产量达1200吨以上,无公害稻虾米4000吨以上。”稻虾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忠有说。柿树岗乡东靠著名水乡古镇三河镇,南与舒城县隔河相望,西接六安市大别山区,北临紫蓬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坐拥黄金水道丰乐河、龙潭河,这里气候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是“虾稻共育”的好地方。

然而,虾稻共作生态模式的推广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小龙虾产业扶贫也不只是向贫困农户提供低价虾苗和补贴这么简单。扶贫不仅需要物质扶贫,更需要智力扶贫,不仅要“输血”更要善于“造血”。

“我们会参加龙虾养殖协会组织的培训,听取专家的建议,同时,会结合田野的实际情况,举办小龙虾精准扶贫养殖技术培训班,教授实用和先进的养殖技术等为从事‘虾稻共育’贫困对象均提供了免费培训。”据徐忠有介绍,目前,合作社常年在当地用工20人,其中贫困户8名、低保户3名,年均每户增收5000元以上。

电商带动,打开销路奔小康

产业带动,偏居一隅的柿树岗乡农产品何以走俏?这得益于柿树岗乡农村电商带来的规模效应。

“往年农家土鸡蛋、蒿子粑粑等农特产品都要背到集镇摆摊卖,价格又低,有时候一两个月都卖不完。现在,在政府的帮助下,开了这个电商服务站,也能帮老百姓卖些土特产品,方便多了。”柿树岗乡新街社区贫困户廖德超道出了农产品销售新变化。

在这以前,廖德超在外务工,由于身体原因返乡,没有生活来源。“乡政府知道我的情况后,提供上门培训,免费指导我开电商平台,并提供电脑等设备,现在我开了淘宝店,每年收入在3000元左右。平时还代收寄快递,每月2000元左右收入,温饱是不愁了。电商是我人生事业的转折点,我会一直走下去。”廖德超高兴地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