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专题栏目 > 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 基层动态

蜀山区:党旗下的胜利 ——华邦世茂城“解封战”纪实

发布日期:2022-04-09信息来源:蜀山分站 字体:【   【责任编辑:邹蓬蓬】


4月3日上午11时,合肥市蜀山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发布公告,经过4轮核酸检测,华邦世贸城小区全员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经综合研判,解除封闭管理,调整为低风险区,恢复常态化疫情防控。回望胜利,是240个小时,1000多个家庭的默默支持、227名志愿者的无私奉献、256名基层工作者的日夜坚守……背后留下的满是团结的感动、难忘的互助和温暖的长情。

危急关头的“红色加速度”

时钟拨回3月24日,一例外来人员核酸初筛呈阳性的消息按下了小区居民生活的“暂停键”。疫情就是命令,3月24日凌晨5:48接到指令后,街道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6:00完成小区2个出入口及流调轨迹涉及区域的全面封控,用最短时间稳住了疫情,稳住了群众的心情。


“刚开始听到小区有疫情,心里特别恐慌,但是当我看到社区党员干部沉着有序的应对、小区门口的党旗高高飘扬,心里就踏实了许多。”华邦世贸城小区居民刘以平说。

3月以来,蜀山区紧跟疫情防控形势,严格落实“四早”要求,建立健全疫情的快速响应预警机制,在多个街道社区进行了演练。“这次华邦世贸城的疫情之所以能够及时稳妥处置,展现出不一样的‘加速度’,靠的就是各级党组织的迅速响应、精准指挥,靠的就是广大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带头示范、靠的就是小区居民的理解支持、守望相助,是红色引领了速度。”街道党工委委员、人武部部长张健说。

“小身板”的“大能量”

安抚疏导居民恐慌情绪、对接群众诉求,组织封控管理、进行环境消杀……整整一夜,绿怡居社区党委书记吴华静把家搬进了小区、与党员干部一起把红色堡垒立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发动社区全体党员干部和志愿者进入战位、正面迎战,以亲力亲为的“身影”感染着身边党员干部群众,小小的“身板”爆发出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巨大能量。


“吴书记工作特别细、特别认真,这次确诊病例出现之前,她已经连轴转了20多天,每次都是冲在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这次外输疫情发生时,她是第一个穿上防护服进入现场的。”荷叶地街道党群工作部主任席玉庭说。

“别看吴姐身材娇小,看似纤弱,但干起工作来比谁都较真、比谁都有劲,大家经常说她是个头不大、能量大,嗓门不高、威望高。”绿怡居社区90后小姑娘李敏说。

2018年7月任绿怡居社区党委书记以来,吴华静把工作当作了生活的全部,每天数百个电话,每天几万步的行走步数,每天不定点的三餐,这些是工作常态、更是职责所在,她用实际行动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用纤弱的身影撑起了女社区书记的事业担当。

并肩作战的“大白”和“小红”

疫情没有旁观者,防控没有局外人。华邦世贸城,一排围挡横亘小区门前,这头居民的生活被按下了“暂停键”,那头一群人却毅然“逆行”启动了“快进键”。小区附近的非公企业瑞慈体检听说疫情后,第一时间请愿报名,发挥专业优势,提供志愿服务。“疫情面前没人能够独善其身,每个人都应该力所能及地干点事情,我是一名党员医务工作者,既是‘大白’,又是‘小红’,‘合体’作战,十分有意义!”瑞慈体检中心党支部书记龚莉说。在战斗最核心的区域,他们热血担当、勇敢无畏,两色颜色、并肩作战……“红白”相映的颜色透视的是团结的力量、胜利的希望!


封控期间,在各级党组织的号召下,有许许多多的“大白”“小红”向小区集结,队伍越来越大,力量越来越强,大家都用实际行动抗击着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据悉,累计97名医护人员、103名志愿者分组编队、投入战斗。

“本轮疫情以来,我区在全省率先与驻地中国科大、安农大、安医大、安中医等高校团委共商疫情防控,共同组建校园志愿服务预备队,招募队员3800余人。同时广泛动员招募,积极储备青年志愿者1800余名,极大增强了疫情防控战略力量,提高了突发情况应对水平。”团区委副书记赵晓云说。

“双向奔赴”的干群鱼水情

“以前每天上班下班太忙了,这次隔离让我近距离了解了社区的工作。解封后我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到楼下抱一抱这些‘大白’们,他们真的是太辛苦了!”小区住户凌浩感慨地说道。


封闭管理的10天,既是所有人员同舟共济、苦斗疫情的时间,也是党员群众双向奔赴、用爱定格温暖的时间。看到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们日夜奔波、疲惫不堪,小区住户主动募捐4300余元,又是买奶茶,又是送水果;看到平时朝夕相处的小区工作人员,因为抗击疫情有家难回、有病难治,居民们就利用居家隔离时间,缝靠枕、织手套;看到防疫人员食不及时、三餐不律,周边商户就每日送包子、送稀饭……在防疫工作人员坚守一线岗位的同时,辖区居民和周边商户也在用最朴素的语言、最直接的行动,表达对于防疫工作的支持,共同谱写守望相助、情暖你我的干群鱼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