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瑶海区七里站街道坚持把平时考核作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全面考察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日常表现,有力促进干部队伍作风转变、能力提升。
把握“三个重点”,做到统筹推进。坚持平时考核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提高机制可操作性。强化机制保障。结合街道实际情况,制定《七里站街道干部(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平时考核评分细则,建立七里站街道干部(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结合街道实际情况有序开展考核。完善考核体系。由街道党群工作部牵头开展考核工作,多次组织开展培训会,每季度按照考核进度要求及时提醒填报工作分解、任务进度、正面清单,街道纪工委、党政办配合打分,参加考核人员自主填写,各级领导对直接下属的填写内容进行审核,形成自下而上、责任到人的考核体系。考核对象全覆盖。明确将考核对象延伸至街道机关和街道所属事业单位全体人员,包含街道公务员、事业人员、聘用人员三类人员,体制内外一同考核、一视同仁,实现考核范围全覆盖。
设置“三化指标”,确保考准考实。考核指标既具体量化突出可比性,又分类设置体现合理性。重点工作项目化。每季度个人根据职责任务、单位要求和平时考核评分标准,按照量化指标、体现进度、简洁明了的原则对季度重点工作任务分类分解,经上级领导审核合格后录入考核平台,最终按项目完成度得分。审核计分标准化。根据工作进度完成情况及加减分项佐证材料,结合日常了解、群众评价及服务对象意见,对照标准进行综合评分。街道班子成员由街道主要领导评分;各部门负责人由分管领导评分;其他工作人员由所在部门负责人评分。作风评议公开化。对德、能、勤、绩、廉方面的总体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开展群众评议,由社区“两委”、党员群众根据干部工作作风、工作成效、下基层情况进行评分,依据满意度测算每名干部平均得分。
健全“三项机制”,规范考核程序。考核方式强化过程覆盖、节点控制,力求增加“热点”、减少“盲区”。建立工作全程纪实机制。依托瑶海干部(公务员)考核信息化平台,对重点工作进行网上全程纪实,考核组在线跟踪办理进度,对照办理时限、办理要求、佐证图片进行考核。建立日常评价推进机制。部门负责人抓总汇报部门工作完成情况,自查存在问题短板。分管领导每季度对部门进行阶段点评,指出现有不足和改进方向。党群工作部每季度汇总考核得分及等次情况,提请街道党工委会议集体研究审定。建立督查整改机制。对考核结果为一般等次的,及时谈话提醒;对点评、盘点过程中发现的出现减分项、考核结果为较差等次的,由街道纪工委及时批评教育,必要时进行诫勉谈话、调整岗位。如经批评教育后仍不改正,年度考核直接确定为不称职等次。
深化“三个挂钩”,强化结果运用。坚持多方运用考核结果,保证考核不走过场、摆造型。与干部使用挂钩。在岗位交流、选拔使用干部时,平时考核成绩优异的优先调整、提拔到重要岗位。2021—2023年,工作中表现突出获评“好”等次的共计270余人次。街道党工委任命的中层干部,80%在平时考核结果靠前的人员中产生,突出体现考核权威。与评先评优挂钩。对平时考核结果为好等次的,在街道范围内公开,以适当方式及时予以表扬、上报推优;对平时考核一贯表现优秀的,规定在选拔任用、职务职级晋升、评先奖优等方面优先考虑。与培训培养挂钩。对平时考核成绩优异人员,优先推荐参加组织人事部门、上级对口部门组织的各类能力提升培训,进一步提升综合素质。对实绩突出的年轻同志,纳入街道后备干部队伍,并通过推荐挂职、交流轮岗等方式加强针对性培养。(刘晓璐、邱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