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基层动态 > 基层组织 > 城市基层党建

合肥经开区锦绣社区党委:“四千精神 四心服务”营造“和为贵”睦邻社区

发布日期:2023-09-02信息来源:经开分站 字体:【   【责任编辑:方玉珠】

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基层党组织调解人民矛盾形式,加强预防和化解矛盾机制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合肥经开区锦绣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秉承“四千精神、四心服务”的理念,通过设立调解基地,组建红色调解队伍,打造“和为贵”红色调解项目,彰显红色调解微动力,营造和谐幸福的邻里氛围。

说千言万语、对待群众真心。健全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和为贵”矛盾调解流程》《“何为和为贵”调解员职责》《“和为贵”调解过程记录实施细则》等工作制度,突出红色调解可进入、可公开、可参与、可信赖的工作特色。设立以来,召开矛盾调解会议12次,化解群众纠纷17件。规范调解阵地。“和为贵”红色调解项目配备固定的调解场所,选址方兴园一区广场,打造露天调解室。双轨并行“流动调解”,坚持“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红色身影”原则,及时普法并化解纠纷。打造调解团队。“和为贵”调解队伍由党组织书记、红色小管家、党小组长、楼栋长、德高望重的居民及党员志愿者共10名骨干成员组建“党员先锋调解志愿队”。同时注入专业社会力量,挖掘小区内专职人民调解员和退休政法干警、律师等12人加入调解室,推动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调解队伍,成立长期稳定的红色调解队伍,为化解各种潜在性居民矛盾提供保障。

访千家万户、化解矛盾热心。走群众路线化解信访矛盾。按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采取主动约访、带案下访、上门回访等多种形式与群众“零距离”面对面交流。建立“四定”工作机制,让解难题与顺情绪结合,勤问效与严问责结合。目前累计开展主动约访、带案下访、上门回访活动21次,消除各种信访隐患苗头4起,信访事件6起。健全运行机制,集合力化解矛盾纠纷。“和为贵”项目推行“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处理机制,构建“矛盾收集—按需调处—调解服务”三级闭循环机制,红色调解队伍“走下去”再“请上来”,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吃千辛万苦、说服群众耐心。加强矛盾化解工作合力。形成由区、街道、居委会为基础,辖区企业等多方社会力量参与的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手段和方法,运用多方力量将居民矛盾纠纷的爆发点降到最小,直至化解。分类细化注重实效。为提升“和为贵”项目的专业化、系统化水平,完善红色调解室操作指南,细化调解措施。红色调解队伍与社区派出所、物业公司、城管部门等单位建立信访矛盾化解会商机制,实行分类处置,锦绣社区党委分门别类对家庭纠纷、社会纠纷、经济纠纷、矛盾冲突等不同纠纷,结合实际灵活调解,会同相关单位研究调解方案,及时开展调解化解,法律服务全程跟进,增强基层矛盾调解的质量、效果。

想千方百计、服务群众诚心。定期开展信访苗头梳理。根据辖区网格划分,发挥红色小管家、楼栋长、网格员一线工作优势,以调解队伍为依托,实行矛盾纠纷“周排查、月研判”制度,以排查化解邻里、房屋、居住环境等矛盾纠纷为重点,对于排查出存在矛盾纠纷、苗头隐患问题,积极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讲清法律政策,做到源头控制和化解,将信访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预防犯罪行为发生。落实矛盾纠纷回访制度。对于已经调解完成的矛盾纠纷事件,进行定期回访。矛盾调解后的回访工作既是一项满意度调查,也是对矛盾隐患的重新排查,“和为贵”调解室坚持有调必有访、件件有回访的原则,以防止矛盾纠纷反复甚至激化,确保彻底消除矛盾隐患,以实现矛盾调解效果的长期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