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瑶海区七里站街道恒通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核心引领作用,通过聚力量、搭平台、建机制,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恒通经验”,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凝聚多元主体,变“工作对象”为“工作力量”。创建“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网格员、‘红色小管家’、楼栋长”五级管理模式,凝聚小区自治管理委员会、志愿服务队、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推动基层治理工作由“单打独斗”向“并肩作战”转变。选配“红色小管家”队伍。从居民中遴选有热情、有能力、有威望的老党员担任“红色小管家”,充分发挥其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开展巡查走访、问题收集工作,社区党委定期整理小管家工作笔记,将走访成果转化成详实的户况档案。成立小区自治委员会。组建由13名老党员、老职工组成的小区自治管理委员会,设立办公室,制定《小区自治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明确“义务保护小区环境,参与小区内部管理,服务小区全体居民”3项基本工作职责,全程参与小区治理。组建“永久牌”党员服务队。发扬恒通小区老军工企业文化,以退休党员为骨干,组建涵盖“民意调查员、矛盾调解员、党建宣传员、卫生监督员”等岗位的“永久牌”党员志愿服务队10支,参与汛期值守、治安巡逻、纠纷化解、文明创建等小区治理工作。
搭建多类平台,变“居民自转”为“治理公转”。以党建阵地为中心,聚力优基础、优服务、优运营,将阵地建到家门口、服务送到心坎上。搭建党群议事平台。积极开展“周四来说事”露天党群议事会。征集居民群众反馈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在每周四进行党群议事,把议事结果在小区宣传栏公示,切实把小事办实、实事办好、难事办成。今年以来,通过党群议事平台成功解决小区充电桩缺乏、绿化损毁等问题20余个。搭建为民服务平台。打造“暖宝”幸福驿站,招募志愿者24名,为辖区独居、空巢、失独、残疾等特殊群体老人提供家政、缝补、理发、电疗、义诊、法律咨询等暖心服务,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400余次,服务群众超过5万人次。搭建薪火相传平台。大力发扬“忠诚到永久、传承到永久”的“永久牌”党员精神,通过“1+1+N”的模式进行新老党员传帮带(即1位老党员+1个青年党员队长+N个志愿队员),打造“师徒工作室”,结成师徒13对,发挥老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带动更多青年党员参与为民服务、协商议事、社区治理工作。
强化机制建设,变“阶段成效”为“常态长效”。根据居民诉求和治理要求,因地制宜构建协办帮办、高效处置、闭环管理机制。建立协办帮办机制。发挥党组织“轴心”作用,吸纳驻街单位、非公党组织、“两新”组织等成员单位40家,整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外部资源,构建“组织联建、党建联抓、资源联享、治理联管、活动联办”的协办帮办机制。以党建联席会议、共享主题党日等为载体,先后开展困难帮扶、志愿献血、防诈宣传等活动。建立高效处置机制。聚焦解决居民诉求,制定“53522”马上就办制度。楼栋长或“红色小管家”5分钟内到达现场,小问题30分钟内解决,大问题5个小时内解决,特殊复杂问题2天内形成解决方案、2天内给予居民答复,实现窗口前移、服务前靠。建立闭环管理机制。针对小区楼栋长、“红色小管家”、网格员在日常收集到的问题,采取问题发现、甄别、上报、交办、处置、反馈、办结“七步闭环”管理措施,实现“大事一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今年以来,已全闭环解决小区乱堆乱放、电线杆倒塌、下水道堵塞、临时充电桩安装、分类垃圾桶选址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8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