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庐阳区逍遥津街道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致力打造好红色小管家队伍,努力当好信息“收集员”、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居民“服务员”,着力化身多面手,用日常“微服务”守护居民“大幸福”。
织密网格“脉络图”,做好信息“收集员”。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划分居民网格84个,组建小区(片区)党组织91个,择优选配87名红色小管家,同时吸纳多名热心居民成为“庐州街坊”志愿者和楼栋长,打造“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网格+包联楼栋”基层治理新模式,通过入户走访察民情、动态排查痛难点等方式,深入楼宇、商户,居民小区等,遍访辖区“大事小情”。积极推行“有事专找小管家”工作法,对各网格内的人口信息、行业信息、机构场所、特殊群体等基础信息逐一核查登记,做好人、地、物、事等基本信息采集和数据更新维护等工作,并及时将信息汇总,上报至社区党委及各小区党支部,进一步实现“民情在网格掌握,服务在网格开展,问题在网格解决,矛盾在网格化解”。目前,通过上门入户核查登记,完善户籍人口信息1万8千余条,平均月走访住户2400余户,收集社情民意210多条。
贴心服务“零距离”,做好政策“宣传员”。在社区公示栏、小区(片区)宣传栏、楼栋大厅等公开“红色小管家”基本信息情况及工作职责,把“党组织延伸至家门口”。社区党委利用各支部红色小管家对辖区小区(片区)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引导小管家与居民群众以“唠家常”的方式拉近距离,并积极调动红色小管家上门发放“暖民心”“防诈骗”宣传折页,帮助居民群众下载反电诈APP,在小区宣传栏张贴民生海报,打破传递党的声音“最后一米”。同时联动红色小管家积极开展公益集市、民生政策讲座、亲子教育论坛、防诈骗宣传等各类社区活动,进一步向居民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措施,为居民答疑解惑。截至目前,红色小管家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平安建设、反诈防骗、防汛减灾等宣传400余次,向各居民小区微信群推送政策法规等2000余次,开展宣传活动380多场。
化解矛盾“促和谐”,做好纠纷“调解员”。红色小管家在各小区党支部的带领下,做到腿勤、嘴勤、脑勤、手勤,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建立日访、周访、月访台账,及时收集居民群众诉求意见,对于能解决的问题现场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立即上报社区党委,并积极向社区党委建言献策,推动红色小管家当好矛盾纠纷化解的“万能钥匙”,做好“开门一件事”。依托“街巷、广场、凉亭议事会”“党建联席会”等平台,社区党委召集辖区市监所、妇联、民警、律师等多元力量,倾听辖区居民及红色小管家收集的民声民意,畅通居民诉求,协商化解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家门,大事不出社区”。针对社区不能妥善解决的,梳理上报至相关职能部门,形成问题收集-任务划分-协调解决-反馈追踪的服务闭环机制。2023年以来,红色小管家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80余件。
精准帮扶“暖民心”,做好群众“服务员”。常态化组织开展“每月我帮您”志愿服务,通过日访、周访、月访进行分类走访,着重关注辖区孤寡老人、重度残疾人、低保、大病人员及留守儿童等帮扶对象,定期走访慰问,开展“一对一”帮扶,为困难家庭、残疾人家庭宣讲惠残政策,积极协助他们申领相关补贴。同时,积极向居民发放“红色小管家连心卡”,主动收集社情民意,并及时向社区、街道反馈他们的相应诉求及现实困难,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帮助送到家中。协助辖区医疗机构上门为高龄老人开展心脑血管、视力、听力等义诊检查,并积极上门入户,手把手帮助辖区老年群体在手机上进行养老认证、帮助辖区困难群体代买药品、生活用品及送餐行动。深化“全科网格”基层治理模式,增强红色小管家“微服务”能力,截至目前,帮助解决困难群体买药送餐服务2100余次,解决急难愁盼问题500余件,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魏春燕 张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