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基层动态 > 基层组织 > 城市基层党建

庐阳区逍遥津街道:用好“加减乘除”,巧解基层治理“方程式”

发布日期:2024-07-31信息来源:庐阳分站 字体:【   【责任编辑:许倩倩】

近年来,庐阳区逍遥津街道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在惠民宣传上做“加法”,在服务距离上做“减法”,在志愿宣讲上做“乘法”,在纾困解难上做“除法”,多措并举巧解基层治理“方程式”。

在惠民宣传上做“加法”。坚持“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充分运用微信、微博、抖音、公众号等社交媒体,把相关低保、防诈骗、困难群体救助、促进就业、教育惠民、卫生健康等民生政策,结合辖区经典惠民案例,整理成文字、海报、视频、音频等可听可看的内容,转发到居民互动群、党员连心群、两新组织群、楼栋交流群等。利用七个社区公告栏、各驻地单位LED显示屏、饭店、商场、网吧等公共场所,张贴50项民生实事、防诈骗海报,同时在小区、广场、公园、社居委设置民生服务咨询平台,摆放宣传海报,宣传折页,随时随地解答居民群众问题,形成立体式、滚动式、贯通式宣传,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满意度。2024年以来,已开展多元化惠民服务活动300余场,发放宣传折页4000余张,真正筑牢暖心服务宣传“为民坝”。

在服务距离上做“减法”。坚持“服务暖心化 真情无距离”理念,依托小区、楼栋宣传栏、微信及楼栋群、党员连心卡等方式,公示“红色小管家”的姓名、电话、个人微信、照片、服务范围、工作职责等,确保第一时间服务辖区居民群众。按照“定点、定人、定事、定责”四步工作法,常态化上门结对帮扶、按需制定服务对策方案,免费提供上门调解、药品代办、餐品送达、心理关怀等暖心服务,实现信息采集—民意收集—隐患排查—困难帮扶四步到位。点对点针对辖区独居老人、困难群体、残疾人、特扶家庭等建立单独走访台账,并常态化保持更新,真正让特殊群体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针对问题较为复杂的痛点难点,上报街道、小区党支部及上级部门。截至目前,累计建立残疾、孤寡、独居、留守等困难群体台账320余份,主动协调解决问题200余件,上报问题180余件,进一步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在志愿服务上做“乘法”。针对辖区商圈商户密集、老旧小区问题杂乱、居民群众需求多元化、老年群体密集等特点,围绕“多元联动、共建共治”,致力展开“社区工作者+志愿队伍+公益组织+爱心企业”联盟共建模式,创新打造“巷导队伍”“商户自治联盟”“红动365志愿服务联盟”等志愿服务队伍,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积极开展“卢爷爷讲故事”“为驿站劳动者送清凉”“垃圾分类你我他”“合青护航,快乐成长”“义诊义剪进你家”等志愿服务活动300余场。吸收辖区德才兼备、素质优良、能力强且热爱宣讲工作的社区老党员、青年先锋模范、劳动模范、企业优秀干部等成立红色宣讲团,结合自身岗位特长、个人经历及红色故事,深入企业、社区、楼宇、学校等开展分众化、互动化、全覆盖宣讲,用鲜活生动的案例及通俗易懂的语言,推广辖区红色故事及优秀志愿服务做法,让“冒热气”的理论以“接地气”的方式深入人心,目前辖区内专职宣讲人员7名,兼职宣讲人员20名。

在纾困解难上做“除法”。针对“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问题路径,以91个网格小区为基点,组织辖区内80余名网格员、84名红色小管家及53名巷导员在办公室、小区内、楼栋间、街巷里,以“集中座谈+敲门行动+巡查串巷+支部调研+N”等方式渠道去看、去听、去了解,触摸难点堵点痛点。联动社区两委、业主委员会、派出所、物业、市场监管所、城管等多方力量,把主动权、话语权移交给辖区居民,实现“群众主动问”转化“社区主动寻”,把“议事会舞台”搬到街巷间、广场上、凉亭里、居民家门口,针对小事杂事采用“口头调解”及“综合调解”。大事难事集中采用“三所联调”和“专项调解”等方式,从“源头化解”“由表及里”“从细到实”。截至目前,已收集辖区各类疑难杂症300余件,化解“僵尸车乱停放”“老旧小区管道堵塞”“闲置阵地改造”等问题160余件,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张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