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站高新区瑶海社区深入践行“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围绕为民办实事不断探索实践,坚持“三化联动”,以协商议事解锁基层治理“新密码”,实现党群同心,双向奔赴。
建机制、听民情,推进协商议事“规范化”。健全议事协商制度,实现党建引领下,议事协商常态化开展,打通居民与居民、居民与社区、居民与其他单位进行良好沟通与磋商的良性通道,把各方的“金点子”转化为推动工作的“金钥匙”,推动小区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常态化开展月度例会,小区议事协商会每月由小区党组织书记负责召集并主持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在遇到重大问题和突发事件时可临时决定召开,根据议题可邀请社居委、社区有关人员列席会议,常态化开展议事协商会近100场。协商议事形成讨论表决,在讨论小区居民普遍关心的与小区建设、管理相关的社会事务,研究小区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为小区管理提供有关意见和建议,形成书面材料,向业委会、社居委提交讨论表决结果。对协商议事会开展民主评议,小区业委会和社居委对议事协商会进行民主评议,对屡次未参加会议、发挥作用较差、群众满意率较低的成员进行批评教育,对议事成员出现空缺及时调整补增。持续订好议事机制,确保“有制度管事”,形成问题共商、睦邻友好、共建共治的社区氛围。
用阵地、议民事,推进协商议事“精准化”。打造“长廊议事”“楼栋议事会”“党群议事”等阵地,让“说事”形成常态化,围绕小区内的物业管理、民生热点、服务需求,建立“问题清单”,集群众智慧商量解决。巧借红色小管家力量,推行“有事专找小管家”工作法,落实“三库三清单”制度,完成“信息收集-问题发现-快速上报-解决问题-反馈评价”的闭环处理机制。红色小管家担任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政策法律的“宣讲员”,扮演社居与居民之间“沟通者”角色。联合辖区民警、社区城管、企业等参与协商议事,针对辖区特殊事件给出建议和意见,化解各类纠纷隐患,解决居民关心的难点问题。邀请辖区老党员、居民代表、热心群众参与协商议事,充实协商议事人员队伍,进一步拓宽充实协商队伍力量,不断激活基层党员群众的战斗力,提高议事协商能力。通过充分畅通居民“发声渠道”,大幅提高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2024年以来,红色小管家围绕充电棚改造、活动场地建设、路面维修维护等大小事会议协商共议59场次,研究解决涉及业主和居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近150个。
聚人才、解民忧,推进协商议事“长效化”。面对基层的纷杂矛盾,通过向外争取外援、向内挖掘“能人”,在8个社居委打造调解品牌,让群众在第一时间找到有效的解决路径。成立全市首家社居级法律援助站-方桥社居“律桥”法律援助站、香江社居与法院联动打造“e事庭”、勤劳社居“王旭警官室”、站北社居“法治站”等站点,聚专业力量,送专业服务。依托专业调解资源,常态化开展社区工作者、红色小管家的相关培育,实现矛盾在基层“有人调、能调好”。集中涵盖法学、医学、房地产、行政民商事服务的专业调节团队,对社居上行矛盾纠纷综合研判,以人民调解、警民联调、司法调解等3大调解高效融合模式,联合涉事部门(单位)会商会办。有效解决辖区居民与物业公司之间涉及沟通赔偿事宜,社区在专业律师的指导下分别与双方进行沟通并达成一致,让居民感受到自己出了事“有人管”。社区各类法律援助平台共计接待了现场及电话等线下线上法律咨询1280余次,参与调解各类纠纷90余件,举办“反家暴法”以及“网络安全法”等普法宣传讲座8次,普法进小区等宣传活动10余次。(金涛、李晓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