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精神、积极探索“党建+信访”工作机制,今年3月31日,新站高新区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社居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 “1+4文件”。一个多月来,全区各社区、社居认真组织学习讨论,抓好贯彻落实,把区党工委的关心关爱转化为工作的动力效力。今年以来全区按时完成21个三星征迁项目,完成结算3471户,2022年将成为新站高新区历年来安置房交付最多一年;疫情防控形势平稳,特别是高速道口、高教基地和物流园区等重点区域严格防控措施,广大社居党组织和社区工作者在重点任务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激活社区工作者队伍“一池春水”。
强考评提士气,用好绩效考评“指挥棒”。针对队伍活力不足、退出机制不畅等问题,健全年度综合考评体系,规定基本称职及以下等次要不少于5%比例,并将考评与社区工作者提档提薪、降档降薪和免职解聘直接挂钩。新店社居党委书记、主任朱仁凤说:“‘1+4文件’中有2份是针对社居书记出台的考核激励制度,体现了区党工委对“领头雁”队伍的重视,特别是建立了“责权利结合、绩奖惩统一”的管理机制,让大家工作更有激情、更有动力。”十里社居党委副书记韩志伟说:“以前大家总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新的文件规定年度考核要有一定比例的基本称职及以下等次,畅通了社区工作者“退出”通道,更加激发社区工作者争先进位。三元社居党组织委员杨梦奇说:“‘1+4文件’构建了“能升能降、能进能出”的考核管理体系,大大提高了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下一步我会更加努力的工作,坚持‘我年轻,我先上’的工作态度。”
提标准优结构,构建职业发展“专车道”。针对职业吸引力不强、人才易流失等问题,在待遇、晋升、使用等方面拿出有“含金量”的举措,形成完整配套的职业发展晋升机制。职教城党总支书记李国华说,“职教城社居重点项目较多,社区工作者压力较大,在关键时期,区里‘1+4文件’的出台,为我们做好项目攻坚工作坚定了信心、增添了动力,今年以来,社居完成三星级重点项目2个,居民回迁结算工作已基本完成。新符里社居党委书记、主任何金培说:“文件建立完善岗位晋升、待遇激励机制,可以极大降低基层工作人员流失率。”瑶东社居社区工作者宇羽说:“文件的出台明确了青年社区工作者未来职业发展架构,让青年社区工作者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强,也会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投身社区建设中。”
拓通道强激励,打破岗位晋升“天花板”。
针对优秀社居党组织书记职业通道不畅等问题,探索选拔优秀社居党组织书记挂任大社区党委委员,首批计划选拔不超过5名,挂任期间享受相应的政治待遇和经济激励。皖江社居党委书记、主任郑阮天说:“记得2008年来到七里塘街道面试的题目是‘你为什么报考这个工作’,‘我想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居民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是我给出的答案。现在‘1+4文件’构建了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建设,特别是优秀社居书记能挂任大社区党委委员,打通了职业的‘天花板’,对于80后的社居书记,能够让我们沉下心来把岗位当事业来做。”四十头社居党总支书记、主任许劲松说,“‘1+4文件’范围广、考虑全、内容具体,为社居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激励支持,特别是对书记的成长这块增加了新考验,利于凝聚干劲,汇聚更大发展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夯实基层基础,创新社会治理,必须打牢社区工作基础,建设一支懂专业、善治理的社区工作者队伍。近年来新站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拆迁大建设快速推进,特别是随着安置房问题将在未来两年逐步得到解决,届时大量居民回迁入住,在村民向市民的转变过程中,对社居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下一步,新站区将抓细抓实“1+4文件”,不断激励社区工作者干事创业、担当尽责,更好适应城市化转型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