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巢湖市柘皋镇结合本地实际,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依托,持续聚焦机制建设、服务保障和产业发展,深化“信用+治理”“信用+金融”“信用+产业”三种模式,充分发挥信用体系建设在促进乡风文明、助力产业发展、推动基层治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瞄准机制建设,不断深化“信用+治理”工作模式,进一步提升乡风文明。抓评议,以信息采集为基本点、乡风文明评议为着力点,不断完善信息采集机制和乡风文明评议体系。科学制定乡风文明评议正、负面清单和“一票否决”项。组建“网格长+网格员+五老人员”评议小组,以网格为单位召开评议会议,逐户进行审议,形成“一户一档”,根据动态管理机制要求,每年进行1次乡风文明评议,对信用村和信用户授信等级实行动态调整。目前,汪桥村共有665户,其中B级信用81户,A级信用户393户,2A级信用户190户,3A级信用户1户,A级以上占87.8%。重运用,做实乡风文明评议“后半篇文章”,加强村企联建,与合肥兴泰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党支部签订党建结对共建协议,为信用村建设提供技术、资金、智慧支持,2022年给予帮扶资金25240元。成立党建结对共建“信用超市”,保障信用超市运营平稳持续。强帮扶,营造“人人争当信用户”的浓厚氛围,将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与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结合起来,加强对评议结果较差的农户帮扶教育,推动移风易俗、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治理等工作效能提升。
激活发展动力,不断深化“信用+产业”振兴模式,进一步推动产业兴旺。探索发展“信用户+村集体”“信用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发展模式,以村合作社为载体,对接农商行和信用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在收入分红、信贷扶持、产销结合等方面给予倾斜,强化党建引领信用村的结果运用与推广。通过试点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创建“信用村”品牌,推进“双招双引”,吸引了社会资本来村投资兴业,实现了“筑巢引凤来”的目标。成功引进安徽亲耳菌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到村投资,成立注册资金500万元的安徽博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打造“菌粮轮作”循环农业创新试点园。同时,解决了积累数十年历史遗留的土地矛盾纠纷,实现40亩项目用地流转签约,保障项目开工。制定《汪桥村羊肚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产业振兴项目计划书》,与入驻企业联合发展羊肚菌种植项目,鼓励入驻农业企业带动农户发展食用菌产业,在落实安徽省食用菌产业振兴行动同时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聚焦要素保障,不断深化“信用+金融”服务模式,进一步打通融资渠道。2022年以来,邀请巢湖农商行、中国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到村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宣传活动20场次,为信用户贷款开辟“绿色通道”,解决农村产业发展“用钱难、担保难”问题12个。将普惠金融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把“信用”转化成项目、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对接巢湖农商行等金融机构,为汪桥村A级以上信用户发放“特色产业贷”,激发产业活力,带动乡村产业振兴,现已授信92户,授信额度875.1万元。依托“信用村”品牌,争取选派单位支持,协调金融机构为企业融资100万元,保障“菌粮轮作”循环农业创新试点园投产运营,首批平菇已于2022年4月底上市销售,为合肥市防疫期间“菜篮子”供应贡献“柘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