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市瑶海区长淮街道万豪花园老年人助餐点建设完毕,解决了小区老年人“吃饭难”问题,赢得一片点赞。“从建设到运营,只用了20余天,这得益于‘四事四权’工作法”,长淮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褚德感慨道。
2022年以来,合肥市瑶海区坚持党建引领,推广“四事四权”工作法,聚焦党员问事、群众说事、代表议事、支部办事,保障群众对社区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不断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党员问事 汇聚社情民意
“小区好几幢路面坑洼不平,平时吐槽吐槽,也没时间去反馈,没想到老党员朱庆高走访发现这个问题后,马上反馈支部,提交社区协调解决了。”近日,胜利新村老党员朱庆高在走访问事时,解决居民身边小事,获得一致好评。
朱庆高今年67岁,作为一名党龄30年的老党员,一直热心小区事务,积极参与到小区治理工作中来。2022年8月,经社区招募,聘为红色小管家。按照组团合作的原则,每2名红色小管家包联500户居民,上门问事是他们的工作日常。截至目前,全区已完善纵向到底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组织体系,成立小区(片区)党组织643个,1220名红色小管家发挥人熟、地熟和情况熟的优势,建立日访户、周访户、月访户信息“三色底册”,结合“敲门行动”建立底数、需求、服务和反馈4个清单。
群众说事 探寻解题路径
“小区楼房粉刷层掉落”“楼栋杂物堆积较多”“停车位不能占用绿化区”......20余名小区居民围坐一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畅所欲言,提出意见建议。新安罗马花园小区党支部书记陈斌一边快速记录,一边对提出的问题给予答复,不时与大家商量解决办法。
像这样的说事场景在瑶海区处处可见。为保障居民诉有途径、说有平台,瑶海区坚持“线上说”和“线下说”相结合,畅通群众反映意见建议的渠道。线上,建立小区微信交流群,直接了解群众声音,并在小区显眼位置处公示小区党组织书记及红色小管家电话、责任范围、工作职责等,居民可随时联系咨询和反映问题。线下,坚持红色小管家每日巡访,了解居民日常生活情况,同时建设党群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代表工作室等707个为民服务阵地,通过“板凳会议”等方式,引导群众广开言路、反映诉求,切实做到将板凳“坐热”、民心“捂暖”。目前共开展“板凳会议”1295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689条。
代表议事 议出良策良效
“电梯安装好以后,物业公司一定要定期维护,切实保障好居民利益......”长淮街道火车站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薛卫兰提出要求。2022年12月7日,在宝文国际花园小区会议室里,正在召开电梯更换工作推进会,居民代表们和物业公司最终确定了电梯的维护和使用方案。
宝文花园是个老旧小区,电梯已经超负荷运行多年,在使用上多多少少会出现问题,存在较大隐患。网格共治委员会牵头,社区治理指导员参与,召开议事会10余次,最终决定更换电梯,并对电梯更换资金来源、电梯品牌、安装时间等细节形成决策并在小区公布。目前小区内三部电梯已全部更换完毕。
“网格共治委员会”是推进“四事四权”工作法中的一个议事协商机制,将小区物业融入城市基层党建,以党群议事会为载体,以“两单五微”服务为抓手,以文明行为银行为保障,对涉及群众利益面广、情况较为复杂的问题,由群众代表共商共议,公开征集意见建议,引导各方共商共议、推进事务解决,逐步构建了“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问题就地解决”的居民自治新格局。
支部办事 解决急难愁盼
“我给你三盒,不够到时候再联系我。”“要不先给我一盒吧,给其他需要的人留点,太谢谢你了!”在药品供应极度紧张的时候,七里香榭小区党支部主动作为,设立爱心药品捐助箱,牵头物业公司、党员、红色小管家共同发动业主加入爱心接力,帮助小区有需要的居民渡过难关。
“有事专找小管家”,去年12月,针对小区居民,尤其是独居老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用药需求,红色小管家纷纷加入到爱心送药小分队的行列,详细告知其用药注意事项,叮嘱群众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截至目前,全区累计上门发放防疫健康包4404个,退烧类、抗炎镇痛类药品约82万片。“党支部办事,我们放心......”这是绝大部分居民对小区党组织的感受。自瑶海区小区(片区)党支部成立后,逐步完善“组织有力、邻里有爱、治理有效、和谐有序”的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新格局,推动实现群众需求“全天候”反馈,为民服务“零距离”供给。
“瑶海区将把落实‘四事四权’工作法与‘党建+信访’、暖民心十大行动等结合起来,纳入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同时作为星级党支部创评的基本标准,与社区干部绩效报酬、评先评优等挂钩,逐步建立以居民满意度为主要衡量标准的评价体系和评价结果公开机制”。瑶海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杨大维说道。
瑶海区推广“四事四权”工作法以来,共计上门走访居民71196户,搜集民情民意2769条,摸排建立重病、残疾、孤寡、独居困难群众重点人群台账3601人,协助解决环境提升、设施维修、矛盾化解、违建拆除等居民关心关注的问题4852个,充分实现群众的“话”有人听、群众的“事”有人管、群众的“难”有人解。(李远东 周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