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巢湖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恪守为民服务宗旨,聚焦队伍建设、党群议事和问需解难,全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织密为民服务一张网,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聚焦队伍建设,铸牢组织战斗堡垒。巢湖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民生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制定学习研讨课表。2022年以来,民政系统共开展集中学习14次,结构化研讨6次,理论学习更加入脑入心。健全完善工作考核机制,对全市两千余名公务人员开展月工作记录,季工作考核制,全程纪实,结果与评先评优和绩效考评相结合,以实干实绩推动为民服务走神走实。强化干部选拔任用,招录、选调5名公务员补充到民政岗位,民政系统干部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聚焦党群议事,疏通共商共议渠道。结合省级“三治融合”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创建活动,探索出一条以自治为引、德法并用的“理事会+”多方参与的乡村治理新模式。研究制定《巢湖市城乡社区协商议事指导目录(试行)》,建立三级协商目录,指导村(社区)按照“六步协商法”规范开展议事协商,全市32个远教广场、234个远教站点及时推送新闻热点、传播农业知识,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到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乡村振兴工作中来,以党建为圆心的辐射面更广。2022年以来,有效解决基层群众用水困难、就医上学、农产品滞销等难题280件,全市17个镇(街道)社工站全部建成并通过第三方机构复验验收,栏杆集镇“板凳会”、烔炀镇“路灯下的课堂”等为代表的基层治理示范品牌愈加响亮,2022年8月,巢湖市入列“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
聚焦问需解难,提升为民服务质效。以解决群众身边的“头等大事”“关键小事”入手,持续推进婚葬习俗改革,完成市级公益性公墓和3个镇级公益性安息堂建设。健全社会救助三级网络服务平台,对低收入人口开展常态化监测,及时预警发现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2022年以来,摸排监测户901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更加健全。定期复核“两项补贴”发放,惠及9251名困难残疾人和13270名重度残疾人,实现了应补尽补、应退尽退。持续实施巢湖市“一困一小”特色关爱服务项目,2022年至今,全市共帮扶农村留守儿童802人,认定43名符合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778户,建成82家老年助餐食堂(助餐点),覆盖城乡、布局均衡、方便可及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体系逐渐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