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基层动态 > 基层组织 > 党建综合

包河区:“三化联动”推动党员教育入脑入心入行

发布日期:2023-11-29信息来源:包河分站 字体:【   【责任编辑:程蕾】

今年以来,合肥市包河区围绕党员教育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强化党员党性意识、提升能力素质为重点,在健全培训体系、细化培训对象、注重学用转化上持续发力,积极探索党员教育新方式,不断提升党员教育质效,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一线、浸润心田。

上下联动重深化,在健全体系上下功夫。探索构建党员教育培训“1+14+N”组织体系,即以1个区级党校为引领、以14个街镇党校为主体、N个现场教学点为支撑,形成多方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统筹开展分级分类培训。制定《包河区2023年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方案》,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课、主课、必修课,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纳入党员教育培训重要内容,以区级普遍培训和基层党委兜底培训的形式,确保培训覆盖到每一名基层党员。在开展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引导各街镇结合实际开展特色活动,通过实践体验、红色教育等“自选动作”,采取“理论+研讨”“实景+案例”等方式,不断提升党员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2023年,全区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员接受轮训培训达1.29万人次,1.78万名党员就近就便接受党性教育。

按需培训重细化,在分类施策上做文章。区分老党员、流动党员、“三新”党员等不同类型,摸清家底,从党员实际需求出发,分类施策。针对不同领域党员特点,组织村党组织书记、种养大户、电商人才、返乡创业人员等开展培训。对于老弱病残(行动不便)党员,用好“小管家”队伍,组建送学小组,让他们在家就能及时了解党的最新思想和动态,确保学习上“不缺课”、理论上“不漏学”、精神上“不掉队”。对流动党员,则安排专人负责对接,邮寄学习用书,跟踪学习效果,确保学习及时,不漏一人。对“三新”党员,充分发挥非公党建指导员和楼宇商圈党组织作用,引导党员利用空闲时间,采取灵活形式积极主动学。在各自领域组建宣讲团,进小区楼栋、企业车间开展微课堂、微节目、微党课等宣讲活动。2023年,组建送学小组326个,送学上门2000余次,进楼宇、企业车间、基层一线开展微宣讲700余次,受众逾3万人次。

学用结合重转化,在服务实践上求实效。把党员教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下沉基层一线,直面问题、直面矛盾,提高联系服务群众、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利用“大走访”机会收集民声民意,结合“12345”政务服务热线、书记信箱等平台留言,整理“问题清单”,逐条逐项明确整改措施、工作举措、方法步骤和完成时限,真心实意帮助群众解决揪心事、烦心事。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到企业开展现场集中办公,面对面听取企业心声,解决企业难题。深入推进红色物业,构建“社区党组织+小区(片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企业”“四位一体”协商议事机制,开展物业服务企业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先后排查物业矛盾3800余起,化解成功率达98%。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围绕群众身边的“小事”“琐事”亮身份、作承诺、出行动,成立5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300余次,引导1.4万名基层党员参与,解决群众急事难事97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