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肥经开区新港社区服务中心党委紧盯居民身边小事,以为民服务解难题为导向,通过匹配“微”项目、健全“微”平台、组织“微”认领,不断激活基层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匹配“微”项目,突出服务“精准力”。以党建联盟方式整合集聚辖区80余家企事业党组织资源,充分发挥驻区单位和企业优势,统筹治理优势资源向居民有效延伸。多个微组织“多元参与”,围绕基层治理、企业服务、民生服务等主题,开展红色教育、爱心互助、青少年“读书会”、企业家沙龙、职业技能培训等共建活动30余场。推行“三清单”工作法,由红色小管家收集问题需求,社区党组织分类形成特定群体帮扶、邻里纠纷调解、法律知识咨询等“需求清单”,党建联盟单位及热心党员、退休老干部形成“资源清单”,社区党委精准匹配形成“项目清单”搭建居民服务需求和党建联盟单位服务意愿的桥梁纽带,已化解楼栋杂物乱堆放、电动车上楼、小区停车难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余个,认领居民“微心愿”237个。
健全“微”平台,增强服务“亲和力”。为更好地畅通民意渠道,新港社区服务中心党委深入推行“书记接待日”“六情”大走访及“领导班子带访下访”等机制,将群众“找上门”转变为工作人员“走进门”,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的良好局面。围绕增强居民满意度,新港社区党委借鉴先进社区治理经验,通过向居民发放调查问卷,组织小区物业、党员代表及居民代表深入讨论,建立“周一说事”“凉亭议事”“板凳会”等多样化的议事机制。由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议事组组长,联合社区兼职委员、红色小管家、物业党组织、党员居民代表及片区民警,定期开展议事活动,现场讨论并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自机制运行以来,共协商解决公共卫生、公共建设、环境提升等问题100余件,办理民生实事60多件,解决突出矛盾5件,居民参与度显著提升,“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
组织“微”认领,提升服务“行动力”。建立群众“点单”、红色小管家“收单”、社区党组织“派单”、志愿服务队“接单”的志愿服务模式。社区党组织吹响志愿服务“集结号”,充分挖掘辖区能人、智人参与,组建专、兼职两类志愿服务队伍。专职志愿服务队由各社区红色小管家组成,负责为辖区9145户小区居民提供日常服务;兼职志愿服务队由在职党员、社区能人、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参与。目前,建立专职志愿服务队8支,招募志愿者35名,建立爱心接力帮扶、矛盾调解、爱心服务、爱心医疗、技能帮带等兼职志愿服务队伍12支,招募志愿者123名。志愿服务队建立以来,帮助居民、企业职工在健康卫生、企业招工、法律咨询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近百余次,服务对象3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