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丰县紧扣农村党员教育多元需求,聚焦学得进、记得住、用得上,不断创新教育载体、丰富教育形式,通过搭建“红色课堂”“线上课堂”“田间课堂”“实践课堂”,不断推动农村党员教育走新更走“心”。
搭建“红色课堂”,让党员教育“活起来”。深入挖掘本地红色遗迹和村居特色资源,打造红色实景课堂,组织农村基层党组织广泛开展“发扬红色传统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农村党员前往中共合肥北乡支部纪念馆、刘云峰烈士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重温入党誓词、祭奠革命先烈,让学员走进历史、触摸历史,感知革命先烈不畏牺牲,英勇奋战的革命情怀,让“红色资源”成为农村党员锤炼党性的生动教材。打造“家门口”的红色阵地,把党建微阵地、初心板凳会、暖心为民工作室设在老党员的家中、村口前的空地上、村里的闲置农房中,开展80多场喜闻乐见的活动,超13万人次参加。组建“五老”宣讲团、“红领巾”宣讲团、巾帼宣讲团、乡贤宣讲团等特色宣讲团,开展集中宣讲500余场;创新开展“草莓棚里学党史”“蔬菜大棚讲微党课”等活动,聆听党员群众超过6万人次。
搭建“线上课堂”,让党员教育“热起来”。针对农村党员老龄化、流动性大等突出矛盾,切实解决农村党员工学矛盾和学习不便等实际问题,通过长丰先锋网、长丰先锋微信公众号、党员学习端APP等学习平台,实现党课资源“云”端共享、“掌上”充电。依托全县15个乡镇(区)297个电教远教基层站点、远教文化广场等载体,以直播形式助力“读党史、守初心、担使命”全民阅读竞赛,实现农村党员教育由“要我学”为“我要学”新转变,先后开展“看电影学党史”五进活动1300余场,举办“红歌红舞颂党恩”活动100余场,成功首演庐剧现代戏《农民运动播种者》。依托“长丰先锋”系列平台,开设“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莓老师讲党课”等专栏,定期推送党课微视频、微党课等优质资源, “长丰先锋”公众号关注量超1.5万人。
搭建“田间课堂”,让党员教育“动起来”。充分利用“田间课堂”不限时间、不限地点、授课人员灵活的特点,根据农时农忙、人员密集度以及各村(社区)不同村情实际,采用灵活生动的方式,将农村党员教育搬到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农贸集散地。紧紧围绕农村党员的所盼所需,坚持“缺什么补什么、什么不懂就教什么”,采取“菜单式”教学,让农村党员 “点菜”,专技人员“下厨”,现场提问、答疑解惑,让农村党员教育更接地气、更受欢迎。立足让农村党员愿学、真信、活用,举办农业政策宣讲、草莓技术培训、特色果蔬种植、下塘烧饼制作等“田间课堂”120多期,吴山镇楼西“南瓜村”10号远教课堂活动广受好评,惠及党员群众1.5万余人次,建立起“送政策、送理论、送技术、送服务”的良好长效机制。
搭建“实践课堂”,让党员教育“实起来”。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突破口,动员广大农村党员用好技能专长,服务身边人,办好身边事。创新开展“访民情、解难题、办实事”活动,认真梳理“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针对教育、就业、健康、交通、文化、生态、养老、社会保障、乡村建设等10大类共387个具体事项,让广大农村党员始终学在一线、干在一线,在“暖民心”中锤炼党性修养、永葆初心使命。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和疫情防控等工作中,广大党员主动“亮身份、做表率、当先锋”,乡村“党员集体活动日”每月定期开展,通过带动村务活动、宣讲方针政策、传播实用技术、帮助急难愁事,构建农村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全县23支“红色小分队”为孤寡老人提供日常送餐和送药服务,既是乡村振兴的“服务员”,也是理论政策的“宣讲员”,用实际行动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