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庐江县冶父山镇坚持把党员教育管理作为党的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任务,在党员学习教育上下功夫、出实招,坚持做到方式活、培训新、管理实,持续推进党员常态化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坚持上下联动,突出安排合理性。实行“课堂教学+现场研学”模式。以镇委党校为主阵地,开展好“千名党组织书记讲党课”活动,党员干部带头上党课,形成一级抓一级、上下联动、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统筹整合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相关资源,打造现场教学点,让党员教育培训从课堂走向社会,推动学用结合“沉浸式”体验。从教师、领导干部、镇村党组织书记、优秀党员等群体中优选人员,组建教育培训“师资库”,组织授课人走进机关单位、企业、工地、田间地头,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宣讲阵地。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内容丰富性。注重整合红色资源,积极用好用活该镇田埠村革命烈士纪念塔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打造红色记忆、乡村振兴等“家门口”的党员现场教学路线。整合各类学习资源,列出既“接地气”又符合培训对象“口味”的“培训菜单”,既有讲解员培训等适合冶父山文旅发展的专业课程,也有如何开展“三会一课”、发展党员的规范与程序等党建业务课程,还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从严治党等理论课程,以多元化、全方位的培训课程体系更好满足党员实际需求,让党员教育培训更好融入中心工作、推动事业发展。
坚持拓展渠道,突出方式灵活性。发挥15个党员远程教育培训站点作用,根据党员需求和重点工作安排制定播放计划。依托“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等理论学习平台积极搭建“指尖课堂”。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知识竞赛等活动,定期推送党建等方面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等,方便党员随时随地“加油充电”。针对老党员、行动不便党员,采取“送学上门”等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及时送到党员身边。针对流动党员,采取寄送学习用书、发送学习视频、编发学习信息等途径落实“1+N”帮带教育措施,实现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全覆盖。
坚持学以致用,突出成果实效性。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结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党员的特点和需求,科学设置培训内容。邀请党员致富带头人、“土专家”、乡村振兴人才等深入村(社区),开展“面对面讲解、点对点示范”,让农村党员在家门口学懂“技能课”、掌握“致富经”,实现“产”“教”一体化融合。选派党建指导员17名、科技特派员15名指导联系13个村(社区),紧密围绕农村基层党建、产业发展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目标,深入开展理论培训和技术指导,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20余场次,受益群众2万人次以上。(卢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