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肥市庐江县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红领企航”党建品牌建设行动,推动党建与发展“融合抓、双提升”,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坚持“红色引领”,夯实思想政治基础。突出政治引领。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非公领域党建首要任务,结合党员特点,抓实书记讲党课、党员作承诺、支部办实事“三项活动”。发挥庐江先锋“一网一微”平台优势,开设“云端课堂”推送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文章,发布《图说二十大》《主题教育有声书》等专栏文章60余期,实现学习教育常态长效。注重实践引领。坚持“实践教育+专业培训”相结合,常态组织非公领域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指导员赴上海、杭州等先发地区交流学习;就近就便用好红色资源和实训基地,推动“传承红色基因”等实践教育出新出彩。开设“红领企航·益企课堂”,“线上+线下”开展技术合同、智改数转、法律服务、减税降费等理论宣讲和政策培训,着力提升党建工作队伍能力水平。强化示范引领。开展“千名书记讲党课”活动,组织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指导员深入企业讲专题党课300余场次,邀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党组织书记等为企业党员“送学上门”;围绕“献礼二十大·向党说句心里话”主题,在生产车间一线拍摄微党课,展播“党课开讲啦”系列精品党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
建强“红色堡垒”,筑牢党建工作根基。织密组织体系。深入开展“清底数、建组织、强基础”专项行动,建立行业数据核查和部门社区排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通过实地走访、数据比对、电话访谈等开展全覆盖“地毯式”摸排。按照“五领十共”要求,强化党群部门一体联动,定期召开党群联席会议,实现党群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2023年以来,新增非公领域党组织25个、群团组织262个,推动43名流动党员及时转入党组织关系。筑牢党建根基。深入实施“红色基因工程”,开设党建入章“绿色通道”“线上线下”双向备案等渠道,推动全县337家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实现党建入章,党组织有效嵌入内部管理。推行党组织班子与经营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全县交叉任职比例超80%,364名党员出资人、负责人和决策管理层人员担任党组织书记。建强服务阵地。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群团活动阵地等因地制宜打造6个“八有八建”党群驿站、23个“歇歇角”红色驿站,完善服务驿站管理细则,免费提供应急充电、饮水热饭、阅读休息、无线WIFI等9项日常服务,着力打造“一图在手·驿路无忧”关爱网络。依托党群阵地常态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清凉等暖“新”行动,成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先锋队”,推动参与“食安庐江·晨夕守护”行动等社会治理工作,不断提升新就业群体归属感和满意度。
深化“红色服务”,激活赋能发展引擎。建立“三定”制度。深入开展“问题帮办、助企发展”活动,建立县镇两级负责人定点联系、党建工作指导员定点指导、党建工作包联人定点包保制度,23名县级负责人联系新能源新材料、磁性材料等97个企业(项目),110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和200余名党建工作包联人常态化入企走访,帮助协调解决融资、用工等问题586个,指导争创县级以上先进基层党组织38个。践行“三亮”行动。深入实施“三亮”益企行动,制定《庐江县服务企业一本通》,列出192项常用涉企事项及联系方式,推动涉企部门和党员干部亮出承诺、亮明身份、亮出责任。对标对表“四最”目标,推动审批服务“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及时兑现为企服务承诺,打造“阳光人社 社保先锋”等品牌。聚焦“三问”需求。围绕企业发展需求,把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学习、招商、党建活动,构建“1+1+N”产业链组织体系,点燃产业发展“新引擎”。围绕企业融资需求,深入开展党建惠企专项行动,推出益企税融通、政采贷、微贷通等新产品,累计为科技型企业担保金额超3亿元。围绕企业用人需求,组织开展“红领企航‘位’你而来”“金秋揽才夜市招聘”等专场招聘会20余场次,助力企业招才引智3000余人。(胡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