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县高新区党工委聚焦非公企业党建组织、阵地、队伍等最基本的问题,靶向发力,为非公企业发展打造“红色引擎”。
聚焦组织建设,理顺运行机制。开展排查摸底活动,覆盖园区非公企业,详细掌握非公企业运行、党组织设置、党员队伍等情况,撤销3个关停企业党支部。根据非公企业分布情况和行业特点,优化党组织设置,在新能源新材料企业集中区,根据行业联系的特点,指导建立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党委,覆盖23家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企业;在党员集中度不高的企业,以龙头企业为单位成立覆盖全辖区的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2个,将党员人数较少、暂不符合单独建立党组织的全部纳入管理县园区党建工作指导站管理,实现了全区非公企业党组织全覆盖。
聚焦阵地建设,凝聚思想合力。统筹推进工业集中区企业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按照共享原则,建立庐江高新区党群服务中心,面向所有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开放,“一站式”提供党员宣誓、教育培训、志愿活动等服务。充分利用党费返还、财政补助等,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按照党组织阵地建设“六有”标准,即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建设独立的党组织活动阵地26个。此外,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单位开放本级党组织阵地,与非公企业资源共享,方便非公企业党员就近参加组织活动,着力解决有组织、无阵地的问题。
聚焦队伍建设,激发内生动力。按照专兼结合的方式,统筹配强党建队伍。由园区主要负责人兼任产业链党委书记,并注重从生产、经营、管理骨干中选配企业党组织书记,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党员的,鼓励其兼任党组织书记,着力提升企业主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针对非集中企业,逐一派驻党建指导员,通过“点对点”“面对面”地开展帮扶指导,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对党员人数较少的或没有党员的企业,实行非公企业党员发展培养倾斜机制,不断壮大党员队伍。2020年以来,庐江高新区共发展非公企业党员32人,现有非公企业党组织30家,其中有13家党支部书记由企业出资人或法人担任。(王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