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已侦办涉知识产权等侵犯企业合法权益案件140余起;在企业密集区域设立“企业服务驿站”40个,参与化解涉企矛盾纠纷188起……近期,合肥市公安局召开发布会,通报“安徽省公安系统服务企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30条措施”落地落实情况。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持续深化公安系统“一改两为”的首战之年。该如何进一步提升基层战斗力、为民为企服务创造力,助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合肥公安机关给出的答案是“转作风、提效能、优环境、强担当,推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种好“责任田”,答出“高分卷”。合肥公安机关科学制定考核意见,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七戒七比”竞赛活动,持续深化作风效能建设,激励主动担当作为,把“为企服务工作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建立起多层次、全覆盖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季度选”“半年评”“年度推”等形式,评选出一批优胜单位及竞赛标兵,及时推广工作品牌,形成“人人头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扛责任、服务效能大提升”的良性循环。
严打突出经济违法犯罪活动。加大对突出经济犯罪严打态势,坚持打大、打精、打集群,侦办一批大要案件,全力维护经济安全,为全面创新发展打造安全稳定的经济秩序。截至目前,合肥市公安局已全面建成市局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中心和县(市)分中心,建立涉企犯罪“快侦快办快结机制”,侦破侵害企业合法权益案件100余起。
全力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严厉打击行霸、业霸、市霸等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扫清行业乱象;配合市场监管等部门,依法严打侵权假冒、走私、扰乱市场秩序等行为。推动建立合肥市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市级食药环知联合执法中心。截至目前,共侦办知识产权类刑事案件42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87人。
一张保安证高效快速核发的背后,是近年来合肥公安持续下放涉企行政审批权限、深入为企为民服务的结果。今年以来,合肥公安已经下放审批权限30余项,审批时限平均提速3/4以上,切实帮助企业降低办事成本,让更多企业享受到“最多跑一次”的便民服务。
立足企业所需、回应群众期盼。对于市场主体而言,法治化营商环境好比阳光雨露。合肥公安聚焦“放管服”改革,坚持多设“路标”、不设“路障”,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体系,既做“守门员”,更当“护航者”,为经济发展提供最优法治化营商环境。
全省首创外国人来肥就业、居留许可“单一窗口”,已为620名持M、F、R护照外国人才提供“一站式”便利服务。
全省率先推出“电子居住证”网上办理,对新开工企业、项目开展上门、预约服务,提供集中办理,已为企业员工办理电子居住证12.7万张。推行人才落户“随意迁”,放宽企业集体户设立门槛,今年以来,5700余名企业员工和家属顺利在合肥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