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肥热电党委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特别是在党建与重点项目建设融合上下功夫、做文章,以“三融合三提升”提升项目建设的凝聚力、执行力、创造力,助推重点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组织设置与项目设置相融合,提升“凝聚力”。庐江凯迪重整项目、新桥项目是合肥热电从“传统赛道”向“新兴赛道”转型升级的首批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项目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没有经验可循,如何高标准推进项目建设,就成了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合肥热电党委坚持“围绕项目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为重点项目建设注入“红色”动力。在成立项目组的同时,同步成立临时党支部,确保重点项目建设到哪里,党旗就插在哪里,党的建设就延伸到哪里。项目组负责人同时担起临时党支部书记职责,各专业负责人由党员骨干担任,让“党建+项目”有机结合、深度融合。同时,将重点项目作为锻炼考验党员干部特别是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练兵场”,将相关表现作为识别干部、评先评优、入党考察的重要标准。
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相融合,提升“创造力”。临时支部甫一成立,就将政治理论学习、党员教育管理、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纳入支部建设重要日程。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针对工程建设领域,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为项目建设上紧纪律“发条”。除了按规定完成理论学习外,还将建设施工中常见、易发问题带到党员大会上进行讨论。新桥临时党支部结合项目的特殊工艺,开展“设计优化大比武”活动,对各参建单位和各项目组设定量化指标、每月跟踪考核。庐江凯迪临时党支部创新开展“理论夯基+跟班实习+仿真模拟”系列培训活动,并与庐江县凌安村党委开展党建共建,共同解决生物质燃料问题,打造庐江县第一座“超级芦竹”种植示范基地,坚持以“红”领“绿”,助力乡村振兴。
作风建设与项目建设相融合,提升“执行力”。“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合肥热电以“红色引擎党建工作平台”为依托,深入探索党建引领项目建设的全新路径,大力开展“执行力大提升”专项行动,不断提速度、提标准、提能力。从思想深处解决信心不足、担当不够等问题,彻底打破思维习惯和路径依赖,以思想之变推进作风之变。一是成立党员突击队,深入施工一线,重点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堵点、难点、痛点等问题;二是在重点区域、关键节点、重要现场建立“党建+网格化”责任区,形成以党员为“点”、专业为“线”、责任区为“面”的网格化格局,让党员的身份亮出来、责任强起来、作风树起来;三是项目组与各参建单位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构建起多方主体“联合作战”的工作格局,打造一流作风团队。项目建设成果是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庐江凯迪重整项目于今年5月24日正式复产、对外供热,从“破产重整”到“破茧重生”。新桥项目于5月25日完成主体工程建设,1号锅炉机组正式对外供热,前后历时仅8个月,成为合肥热电生物质热电联产标杆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