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巢湖市始终坚持“乡村振兴,人才为要”基本原则,从聚才、育才、用才三个方面,全力破解基层人才瓶颈制约,持续强化人才支撑作用,致力于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
强化聚才效应,为乡村振兴引入源头活水。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栖。巢湖市出台《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统筹推进4支乡村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以周公反哺的诚意招揽贤才,不断构建乡村人才的“强磁场”。按照高新技术、金融管理、乡村振兴等重点需求领域,分3大类11个行业,制作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目录,共计收录各类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岗位92个。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在农技推广、教育科研、医疗卫生、法律服务、规划建设、生态环保等领域,积极引导84名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做好乡村振兴的“技术指导员”。先后发布3封“家书”,着力引进大学毕业生、在外经商能人、退役士兵等,鼓励带资金、带项目投身乡村振兴,推动家乡发展,先后储备588名巢湖籍旅外优秀人才。
强化育才效应,为乡村振兴涵养优质水土。致治之要,以育才为先。巢湖市坚持乡村振兴与现代化农业相适应,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结合不同类型人才的特点、性格以及岗位等因素,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内容,每年组织50名农技人才赴省内外先发地区开展定向研修、继续教育。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将全市农业专业合作组织领班人、家庭农场主、养殖大户、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培训范围,围绕土地流转、金融信贷、农业保险等方面,制定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每年评选表彰10名“十佳新型职业农民”,先后建立3个实训基地,开展5次规模化专题培训,培育各类新型职业农民248人,加速乡村人才技能提升,就地孵化一批有绝活、有本领、懂经营的“土专家”“田秀才”。
强化用才效应,为乡村振兴点燃加速引擎。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巢湖市始终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的用才理念,将乡村作为高校毕业生干事创业实践基地,先后招录4批60名优秀大学生担任村“两委”干部,打通优秀人才上升渠道。指导镇街围绕责任落实、“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3大类12项评比内容,组织249名乡村业务骨干参加互学互比,开展学习交流和业务考试,补齐知识弱项、能力短板。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工程,270名村干部参加安农大成教院学历教育,其中160名人获得大专学历。进一步盘活全市干部存量资源,先后选派20名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到村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让他们在“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等重点工作中“挑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