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肥西县铭传乡坚持从组织、党员、群众三个方向发力,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发挥组织优势,下好党建引领“一盘棋”。坚持“强组织促引领,夯基础促发展”,建强“指挥部”。将基层治理纳入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作为星级党支部创评的重要内容,压实党支部办事责任。乡党委牵头,组织并指导村(社区)党组织借助司法、信访、民政等乡级力量,打造个人调解室2个、百姓说事点5个、法治文化阵地5个、老年大学10所,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深入开展“四员一律”进社区活动,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利用会前会后、农闲等时间,发挥电教远教终端站点作用,不定期为村民播放红色电影、典型事迹片等党员教育电视片,用先进典型、榜样示范激励引导广大党员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建强党员队伍,编织基层治理“一张网”。一方面,按照全乡划分的162个微网格,将在乡43名积极分子、71名年轻党员、122名无职老党员作为骨干力量,全面编入志愿者队伍和网格员队伍,将党组织“触角”延伸至基层“神经末梢”,实现每个微网格群众都能及时找到专人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做到事有人管、难有人帮,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另一方面,在18个村(社区)分别建立由村(社区)“两委”后备干部组成的“治理小队”,参与到协助处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工作中,按期汇总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由村(社区)党组织讨论研判后按程序决定,实现后备干部在实践岗位锻炼能力、加速成长的同时,推动“四议两公开”落地见效,切实保障群众对村(社区)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2023年以来,累计收集并处理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370余件,排除安全隐患194处。
引导群众议事,拧成共建共治“一股绳”。深入推广“四事四权”工作法,线下广泛发动“两委”成员、党员村民组长、党员网格员等,主动收集群众诉求,能处理的就地处理,不能处理的通过群众代表共商共议寻求解决渠道,变被动解决群众反映问题为主动了解群众身边需要的问题。线上依托微信平台,通过群众点单、党支部接单的方式,不拘于时间地点实时议事,处理紧急突发问题,确保协商议事不打烊。鼓励各村(社区)因地制宜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充分调动居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推动基层治理从村党支部“单打独斗”向与村民“携手共治”转变。2023年以来,鸽子笼村“流动板凳”议事法,聚星村“1+1+N”志愿服务队等“一村一品”群众议事品牌逐渐形成,共计开展群众议事19次,参与群众271人次,协商处理事项70余件。(朱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