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上,我市长丰县下塘镇党委书记樊邵斌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是公务员表彰奖励的最高荣誉。今年,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开展表彰活动。
此次表彰,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推荐评选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市经自下而上、上下结合,逐级推荐、层层把关,在认真组织考察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基础上,研究确定了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推荐对象。
“这次人选推荐,充分体现了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真正让愿干事、真干事、干成事的公务员得到褒奖。”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不论是重大项目建设,还是重点产业发展,我市火热的发展实践,都需要一支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该负责人表示,坚持这一正确导向,就是希望激发全市上下干事创业、争先进位的工作热情,激励广大干群在勇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的新征程中担当作为、再立新功。
对于受表彰人员来说,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既是鼓励,也是鞭策;既是动力,更是责任。
“一名乡镇干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会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基层干部的关心与厚爱。”回想表彰大会的一幕幕,樊邵斌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今后,他将把荣誉化为力量,时刻当好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履职担当、坚守底线,不负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的重托。
“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会见,我们感到无比激动、无上光荣。”参加表彰大会,市国资委主任张毅内心澎湃。作为国资战线的代表,他将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不断探索创新国有资本引领战新产业发展路径,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守护好人民的共同财富,让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更广泛惠及人民。
延伸阅读
壹
一座产业重镇的“领航人”
长丰县下塘镇,一座千年古镇,也是一座产业重镇。
自2021年4月担任下塘镇党委书记以来,樊邵斌始终坚持为民理念、实干精神,用双脚丈量热土,用汗水浇灌梦想,带领广大干群向着“千亿智镇”的宏伟目标奋辑前行。
樊邵斌同志工作照
42天
42天是什么?它是六个星期,不足一个半月。它还是一个150亿元项目从签约到开工的时间。
2021年7月9日,比亚迪项目签约,落户长丰县下塘镇;2021年8月20日,项目正式开工。前后用时42天,刷新了“合肥速度”。
从项目签约到项目开工,看似简单,其实涉及诸多繁杂环节,比如用地报批、土地清理、企业搬迁、居民拆迁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工期都会被拖延。
建成后比亚迪厂区鸟瞰图
这一切,能在42天之内完成?彼时,面对项目方负责人的将信将疑,樊邵斌毅然签下“军令状”,迅速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作专班,制定“路线图”,划定“时间表”,明确“任务书”。
征地拆迁,号称“天下第一难”。85户农户、15户企业,各有各的诉求,各讲各的道理。“用政策说服人,用真情打动人,用行动感动人”,这是樊邵斌带领镇村干部总结的成功经验。
不知晓政策,就掰着手指头给你算;过渡期没地方住,镇里负责租房子直至满意为止;搬家缺乏劳动力,镇村干部主动提供服务……每天坚持上门“打卡”,樊邵斌的不懈努力,终于赢得居民和企业的理解支持,征地拆迁顺利完成。
比亚迪8月20日开工现场
2021年8月19日,距离开工仅有十几个小时,项目方突然提出项目区地势低洼,急需土方填平,希望下塘镇协调安排,开工时间可以延后一个月。
“有诺必践,使命必达。”樊邵斌得知此事,连夜协调运输公司。当晚,1000辆渣土车浩浩荡荡、来回穿梭,一夜之间,全部填平。8月20日,项目如期开工。
278户
278户等于什么?它等于下塘镇7‰的人口。如果这278户铁了心不支持,重点项目推进势必阻碍重重。
除了比亚迪项目外,下塘镇还有投资248亿元的中创新航项目。
今天的下塘,车水马龙、热火朝天,俨然一座正在启动建设的产业园区。
访企解难
在樊邵斌的意识深处,始终持有这样一个观念: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面对面倾听心声,实打实解决诉求。一家苗木公司在下塘埠南村租地经营,因管理不善连年亏损,拖欠278户居民三年土地租赁费431万元,群众反应强烈。
樊邵斌履新之初,就深入走访农户,联系法律服务,多次现场办公,多轮协调谈判,与苗木公司算政治账、经济账、法律账。历经一个多月,这笔欠款终于在法治轨道上得到圆满解决。
做好信访工作是道难题,樊邵斌却将其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
来到下塘,樊邵斌就利用一周时间跑遍所有村居,充分了解村居基本情况,为后期化解信访矛盾奠定坚实基础。
“把信访问题解决好,我们才能专心致志搞建设、抓发展。”樊邵斌坚持“党建+信访”工作机制,采用班子成员包村包片工作方法,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下访”,确保来访群众“找得对人、说得上话、办得了事”。
“信访工作要从源头抓起,一定要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诉求通,民心通。民心通了,群众就会支持你。”让樊邵斌感到欣慰的是,尽管下塘承担了大量拆迁安置及项目建设工作,但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50万元
50万元意味着什么?根据中央组织部相关规定,到2025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要达到50万元。去年底,下塘镇在所有村居实现50万元全覆盖。
作为一名乡镇党委书记,樊邵斌深刻体会到,贯彻决策部署,落实发展目标,关键在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从社区到小区,从网格到楼栋,樊邵斌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健全完善党群服务站、居民议事会等各项措施,初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体系。
解决群众涉农用地问题
方向既定,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推进干部队伍建设,樊邵斌有着自己的“24字方法论”:一是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二是马上就干,干就干好;三是实干开路,实绩说话。
在这一方法论指导下,下塘镇镇村干部全部动了起来,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
“不同村居有不同的资源禀赋与人口特点,必须紧紧围绕村情户情发展集体经济。”韩岗村,原本是下塘镇集体经济“落后村”,如今摇身一变,发展成为集体经济“状元村”,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高达236万元。
韩岗村华丽转身的“秘诀”,就在于樊邵斌带领镇村干部在这里打造稻虾共养基地,绿色生态无公害食品很受市场欢迎。
头雁领航,群雁齐飞。每天,樊邵斌都会带领镇村干部走在下塘这片土地,远眺一幕幕热气腾腾的建设场景,畅想未来,意气风发:“我们现在干的是栽树的活,假以时日,群众就业、增收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若干年后,回想当初,我们也会倍感自豪。”
听,合肥之北,一座产业重镇正在拔节生长。
贰
战新产业中的“国资力量”
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力量。加快战新产业发展,国有企业重任在肩。
用市场逻辑谋事,用资本力量干事。合肥市国资委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作用,推动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同频共振,探索“科创+产业+资本”的发展方式,打造国有资本引领战新产业发展的特色路径。
晶合集成生产车间。(晶合集成供图)
核心攻关
芯片被称为工业粮食,是制造业的核心技术。近年来,“缺芯”危机波及范围不断扩大。“缺芯”之痛犹如一记警钟,振聋发聩,让人看清了国际竞争的残酷。
芯片制造位于制造“金字塔”的塔顶,具有投资风险高、技术门槛高、人才层次高、回报周期长等“三高一长”特点,让社会资本望而却步。
中国芯,路在何方?
在合肥高新区的合肥芯谷微电子有限公司,员工在进行芯片测试。解琛 摄
“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合肥国资牵手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驱动芯片、存储芯片12吋晶圆厂,开启了一段前所未有的征程。如今,项目已经量产,基本实现国产芯片自主研发生产目标,助力国家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
牢记“国之大者”,合肥国资贯彻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聚焦合肥“芯屏汽合、急终生智”产业地标,主攻产业链核心环节和价值链高端环节,全链条布局、全要素配置、全方位推进,实现了国资长足发展。
数据无言,掷地有声。十年间,合肥国资累计向战新产业项目投入资本金超1400亿元,带动项目总投资超4300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总投资超5000亿元。
招大引强
“过去已去,蔚来已来”,曾经,这样一句话引爆舆论圈。蔚来汽车,现已跻身国内造车新势力领军企业。
然而,3年前,蔚来汽车却因现金流短缺陷入生死存亡境地,国有资本“无人问津”,社会资本“知难而退”。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可期。”基于这一战略眼光,2020年4月,合肥国资与蔚来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合肥国资的注入,重塑市场预期,迅速扭转蔚来汽车的命运。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今日,蔚来汽车扎根合肥,立志打造具备完整产业链的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抢抓产业风口,遵循产业规律,打造产业地标,通过国有资本率先进入和示范引领,吸引撬动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招大引强”培育龙头企业,快速稳定发展基本盘,这就是合肥国资的运作范式。
近年来,合肥先后引进京东方(合肥)、晶合集成、维信诺(合肥)、蔚来(中国)、联宝电子等龙头科技企业,将关键核心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为先进生产力,取得了规模增长、产业集聚和技术突破的“三合一”成果。
串珠成链
没有驱动芯片,就没有新型显示。
晶合集成在合肥量产之前,显示驱动芯片制造主要集中于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大陆地区产能严重不足。
作为安徽首家12英寸晶圆代工企业,晶合集成量产之后,加速迈入发展“快车道”,现已实现10万片/月产能。
远山近岑,切换的只是产能,不变的是合肥国资布局产业集群的决心。
布局产业集群,培育产业链至关重要。“投早,投小,投科技”,合肥国资坚持全产业链布局,打造总规模超1500亿元,实缴超880亿元的“基金丛林”,投资上下游产业链关键节点项目,覆盖产业链发展全生命周期,助推科技成果跨越“达尔文死海”。
延链补链强链,播种希望,孕育未来。从“沙子”到“整机”,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从智能语音到可穿戴装备,从电池电子到整车制造,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点上开花”到“串珠成链”,已跃升为世人瞩目的战新产业集群。
一进一退
定增投资京东方,无中生有“屏”添动力,一战成名;投资打造晶合集成,新题大做,点亮“中国芯”;专项基金投资蔚来,抢占先机,问鼎造车新势力……
打开合肥战新产业发展时间轴,那些高光时刻至今让人铭记。
战新产业投资回报周期长,投资风险大。一边是扶持战新产业发展,一边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二者如何兼顾?
从撬动社会资本到建立利益共同体,再到明确退出通道,不论是宏观顶层设计,还是微观方案制定,合肥不仅为国有资本上了一把“安全锁”,更为资金运行提供了“蓄水池”。
是产投,不是风投。历经多年的探索实践,合肥国资形成了“国资引领→项目落地→股权退出→循环发展”的产业投资运作路径。
近年来,合肥国资从京东方、蔚来等项目获得的退出收益超过300亿元,“蓄水池”规模进一步扩大。如是,国有资本的“一进一退”,实现了战新产业蓬勃发展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双赢。
十年间,合肥市国资委重点监管企业资产规模跨越七个千亿台阶,现已达9398.2亿元。2021年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63.54亿元,是十年前的6.2倍,创历史最好水平。
一路前行一路歌。时至今日,在合肥国资的引领带动下,合肥战新产业崭露头角、熠熠生辉,正向着未来踏浪逐潮、扬帆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