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基层动态 > 人才工作

肥西县紫蓬镇:“引育留用”四部曲 唱响人才好声音

发布日期:2024-02-22信息来源:肥西分站 字体:【   【责任编辑:张晓玲】

近年来,肥西县紫蓬镇以“人才首位”推动“发展进位”,深入实施人才强镇战略,持续健全“引、育、留、用”全链条人才发展体系,确保为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筑巢引凤,发展机遇“引”人。深入挖掘发展区位、高校资源和先进制造业等优势,围绕乡村振兴、战新企业等重点领域发展开展针对性引才。2023年,围绕“项目落地+招才引智”“人才链+产业链”等4个特色主题,搭建“星火思享汇”人才沙龙交流平台,吸引102人次高端人才返乡参加,在探讨交流中畅谈发展思路,实现人才、资金、项目等要素回流,截至目前,已回引高端人才5名,带来新型农业企业5家,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42个;开展“星火燎原”人才市集活动,先后组织工业园区企业、属地高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4场,共有35家企业参与,累计提供用工岗位500多个,签订就业意向200余人,新增就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72人,具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有36人;面向返乡大学生、致富能手等优秀青年群体,组织开展村级后备干部公开招考,将政治素质高、知识层次高的人才吸纳进村级后备干部队伍,近年来,累计招考选聘村级后备干部31名。

靶向发力,厚植沃土“育”人。围绕产业链发展建设技能人才队伍,搭建技能展示交流平台。开展“星火加油站”人才知识技能培训活动,邀请企业高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村致富能手等,围绕生产链条数字化管理、智能AI自动化生产、三产融合嵌入式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等内容,先后开展各类人才技能培训12场次,覆盖学员520余人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余人。发挥非公党建工作指导站作用,帮助企业培养并认定拔尖人才、申报引才先进单位,着力营造培育一名人才、带动一片职工的生动局面。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人才技能大比拼活动18场,将“传帮带”落到实处,不断壮大人才队伍专业技术力量。通过“校地合作”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开展“村大工程”,不断提升村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水平,三年来累计有45名村干部完成学历提升,村干部队伍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90.29%。深化“校企联建”,建立“高校+企业+人才”培养模式,属地高校与重点企业在信息工程、经济管理、机电工程、建筑工程等4个专业领域探索联合培养“定制人才”,实现“在校是能手,毕业即专家”,近年来先后联合培养优秀专业技术类学生300余名。

创优环境,真情实意“留”人。依托“智慧肥西”平台打造人才码服务体系,将人才“绿卡”装进手机,在星野蓬境、风之谷设置“人才码”应用场景,实现为高层次人才及其亲属畅享免费停车、免费游园、就医绿色通道等20项服务事项及60多个应用场景。自“人才码”推出以来,已为近200名人才及亲属提供350次免费或优惠服务。成立为企服务专班,组建一支17人“人才服务专员”团队,提供“方便快捷、靠前帮扶、专人服务、主动跟进”的“一对一”优质跟踪服务,主动解决人才问题45条。定期举办举行高层次人才座谈会,工青妇等部门联合开展人才慰问活动60余次,用心用情关心慰问人才。不定期开展“星火归途 共话桑梓”人才家乡行、“缘定紫蓬 星野为证”青年人才交友等人才交流活动,邀请来自北京化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蜀王集团等重点高校和企业的30余名紫蓬籍青年观家乡新变化,共议发展谱新篇的同时,为人才搭建交友平台,拓宽交友渠道,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着力构建人才交流“强磁场”,激发优秀青年进一步了解紫蓬、热爱紫蓬、留在紫蓬、服务紫蓬的热情。

唯才是举,畅通平台“用”人。畅通村(社区)干部发展渠道,围绕星级党支部评议、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乡风文明建设三大发展指标,对村(社区)干部进行评比,在优秀村干部评选、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发展党员等3个方面予以量化使用,让优秀干部得以晋升。近年来,共有22名优秀村(社区)后备干部进入“两委”班子,5名优秀干部晋升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锚定“先进制造业强镇,人文教育名镇”发展定位,以党组织结对共建为纽带,依托工业园区企业、文旅项目基地、高等院校,用好用活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王仁和米线食品有限公司、紫蓬山大学城、星野蓬境文旅项目基地四张名片,联合17家非公企业、4所高校和11个村(社区),探索建立“政、校、村、企”四方人才联动机制,畅通流动平台,实现“人才+企业”“人才+基地”“人才+高校”互联互通,让优秀人才“破壁出圈更出彩”。目前,已有6名高校讲师纳入基层党校师资库,5名高校专家赴企业兼职技术顾问,4名村干部交叉担任“红色物业”项目负责人。(徐崇森 许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