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基层动态 > 党员教育工作

瑶海区:滋养“三股活水”开创制片工作新局面

发布日期:2024-10-29信息来源:瑶海分站 字体:【   【责任编辑:杨静】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以基层党员群众情感需求为导向,厚植基层治理实践沃土,讲好党员初心故事,滋养群众精神家园,开创党员教育电视片创作“扎根实践、反哺实践”的生动局面。

厚植实践沃土,滋养制片创作“素材活水”。开辟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引导群众深度参与治理,变“治理对象”为“治理力量”,厚植实践沃土。着力唤起群众主人翁意识,织密建强基层党组织,打造本地特色红色文化,以老党员为骨干,建立“永久牌”党员志愿服务队,凝聚多元主体,设岗定职,推动老党员和居民群众广泛参与平安值守、纠纷化解、文明创建、纾困解难等小区治理工作。着力增强群众治理热情,打造“暖宝”幸福驿站、“左邻右舍”党群服务站等,为辖区独居、失独、残疾等特殊群体提供家政、缝补、理发、义诊、法律咨询等爱心服务,通过党群议事会“同题共答”解决居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提高群众自治效能,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和为贵”矛调室,建立“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网格治理机制,采取问题发现、甄别、上报、交办、处置、反馈、办结“七步闭环”管理措施,实现“大事一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

讲好初心故事,滋养党员教育“资源活水”。发动普通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党员教育电视片创作工作,群策群力,讲好基层治理中的党员故事、师徒故事、党群故事,寓深入于生活之中,让党员故事在群众中间凝聚传扬。选树戴清、郝素云、蒋德新等一批服务群众、热心奉献的先进典型人物,开展选题调研,征集群众意见建议,论证制片选题价值。集中优势资源,将镜头扎到生活里,捕捉党员群众的情感变化,采取“真人真事、本色出演”的集体参演模式,提升制片温度。以基层治理中“师带徒”薪火相传为主题,拍摄《致红》《忠诚到永远》《有志不在年高》等“师徒故事”系列片,勾勒老党员的内心世界,传递“组织入党一生一次,思想入党一生一世”的朴素情感。以社区党组织书记为主角,拍摄《社区合伙人》《150个院子》《写给未来的你》等“头雁故事”系列片,展现“主心骨”的成长足迹,彰显他们扎根基层、与民同行的为民情怀。

强化运用推广,滋养党员群众“精神活水”。充分发挥党员教育电视片的教育功能,大力推进“影视课堂+师徒课堂+社会课堂”的“润心铸魂”体系建设。拓宽制片作品传播渠道,打造“百姓影院”“红色放映厅”等社区影视剧场,把电教片作为日常“活教材”,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红色影视播放季”等活动,组织影视观摩交流活动;利用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广场、楼宇商圈等“开放大屏”滚动展播,依托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等线上平台专栏展播,拓宽电教片受众范围,做到观影即受教、观影即传播。拓宽制片作品应用场景,打造“师徒工作室”,开展老带新、传帮带活动,把故事主人公请进讲台,谈感悟、话担当,大力弘扬“忠诚到永久、传承到永久”的老党员精神,让青年党员从笃信到笃行、从追随到引领,积极投身基层治理的火热实践。开展“一课一片一实践”活动,立足群众多元化需求,通过讲好“微党课”、用好“电教片”、做好“微实践”,推动党员教育质效双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