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先锋发布 > 庐州快讯

坚定不移改作风 为企为民办实事

合肥深入推进“一改两为”

发布日期:2023-06-14信息来源:合肥日报 字体:【  

去年以来,合肥市深入落实省委“一改两为”(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工作要求,坚定不移改进工作作风,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

近日,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印发通知,决定对全省“一改两为”先进典型99名个人、50个集体进行嘉奖,我市共有7名个人、3个集体入选。

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谋发展之“进”。合肥市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一改两为”,精准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对标对表,改进工作作风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两次“新春第一会”,不变的是持续深化“一改两为”,全面提升工作效能。

为全方位、多层级助力涉外企业引才引智,2022年初,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在全省首创“涉外企业警务联络官制度”。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三大队副大队长武岳主动请缨,担任“大陆集团警务联络官”。随后,他多次前往大陆马牌轮胎(中国)有限公司了解情况,通过多方走访、设置流程、协调函办,帮助大陆集团28名外国专家成功入境来肥。

为更好地服务涉外企业,武岳还先后担任了京东方、安徽大众等众多涉外企业“警务联络官”,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事项65件。

同时,武岳还与同事一起,开展引才引智大走访,实地调研人才永居需求,建立《外籍高层次人才清单目录》,定制个性化永久居留申请方案,不断提高引才引智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仅2022年,武岳受理的外籍人才及家属永久居留申请就超过100人次,占全省外籍人才90%以上。

真抓实干,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不仅是干部作风的“晴雨表”,也是检验干部作风的“阅兵场”。

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牛张勇,一上任就走访园区企业,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一个月时间,他访遍了园区每一个规上企业,征集发展建议100余条。在园区企业座谈会上,他说:“园区和企业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是心心相印的同路人。”

安徽晶科是园区重点招商引资企业。项目洽商签约阶段,牛张勇牵头成立工作专班,对照企业诉求建立台账清单、逐一落实破解。仅用10天就完成项目用地场地平整,实现净地交付;3个月内,新铺设一条2700米的生产用水管网、一条长约10公里的污水管网,新建一座110千伏变电站等,为企业如期投产提供保障……

2022年,安徽晶科产值115亿元,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产值破百亿元,成为肥东县第一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一期项目实现4个月建成、4个月满产的行业最快速度,这增强了企业在合肥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安徽晶科能源负责人说。

攻坚不怕难,将心比心促发展。

为缓解企业融资难题,2021年6月,时任合肥市财政局金融处处长的童中云深入调研担保机构“不敢担”、银行“不敢贷”问题,与银行、担保机构等共同研究,大胆创新政策举措,有效整合政府部门、银行及担保机构、平台运营公司多层次融资服务等。最终,整合存量8只财政金融产品,统一设立“政信贷”金融产品及配套风险补偿资金池,开发“政信贷”线上便捷融资功能。

“政信贷”金融产品配套精准有力的风险补偿及贴息贴费政策,有效激励担保机构“敢担”、银行“敢贷”,迅速成为合肥企业融资的“爆款产品”。到2022年底,累计为8100多户企业贷款授信286.8亿元,有效缓解小微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三农”主体等融资弱势群体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

“没想到这么快,不仅节省了20多天,还为企业多实现销售收入700万元。”安徽朗巴科技公司负责人张鹏说,他曾计划用1个多月时间申请的200万元贷款,没想到只用3天,“政信贷”产品就获批了。

一站式、精简行政许可事项、减少审批环节……一个个关键词见证着我市以作风引领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坚实足迹。

2022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聚焦“好登记”,打出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成本,刷脸办、不见面办、交房拿证同步办、信息查询随时办、部门联动办的“四减五办”组合拳;市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处牵头成立“合肥市场景应用创新促进中心”,聚焦产业链,发布场景清单,组织场景对接活动;市市场监管局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处副处长吴晶积极谋划开展单一来源采购竞争状况专项评估、公开遴选公平竞争审查专家库等一系列创新举措率先实施,推动全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不断提速增效。

用心用情,办好为民实事

将心比心,以解决群众身边问题转变作风,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

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是2022年省市两级“暖民心”工程之一。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三级主任科员刘文标作为市工作专班联系人,一心扑在助餐服务行动上。前期,老年助餐服务行动进展很顺利,全市很快建成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860个、农村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291个,超预期提前完成任务。

但问题很快出现了,一些社区反映,老年助餐食堂无单位愿意运营;一些老年人反映,食堂菜品单一。刘文标马上实地调查。很快,方案就有了。“连锁化运营,让优质公司来服务”,这是刘文标开出的“方子”。

社区都认同这个方案,但一些餐饮公司对助餐食堂不了解,不愿经营。刘文标就将市级助餐政策制作成小册子,一次次登门介绍,终于引来一家家知名企业投入到暖民心为老助餐服务中来。

一件小事,折射出的是干部作风,架起来的是为民“连心桥”。

聚焦“托育难”“入园难”“接娃难”问题,庐阳区教体局精准实施“安心托幼”暖民心行动,将优质教育资源向学前教育领域延伸,打造“幼有优育”新标杆。

成立“安心托幼”工作专班,推动23所公、民办幼儿园延伸托班,累计增加托位1178个;研制并实施《庐阳区“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优化幼儿园布局、补足配齐公办幼儿园学位、支持民办幼儿园普惠发展,稳步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截至2022年12月,该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9.30%、公办率56.67%、普惠率93.88%,均居全市乃至全省领先地位。

“我和孩子爸爸工作地点比较远,家里老人身体又不好,园所的延时服务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庐阳区大西门幼儿园教育集团森林城分园郑一鸣小朋友的妈妈高兴地说,再也不用为每天请假接孩子而头疼了。2022年秋季学期,庐阳区教体局将中小学课后服务工程延伸至学前教育,全面启动幼儿园延时服务,有效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好作风才能催生好环境,好环境才能推动高质量发展。

这次受嘉奖的7名个人、3个集体全省“一改两为”先进典型,是我市不断深化干部作风建设涌现出的优秀代表,将进一步激励引导广大干部用心对待群众和企业所思所忧所盼,踔厉奋发提升为企优环境、为民办实事效能,让群众和企业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得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