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肥西县聚焦主线,守正创新,围绕规定动作形式新颖、自选动作特色鲜明,丰富宣讲形式、创新学习载体,高标准、高质量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落地生根。
丰富宣讲形式 学习持续添“热度”
举办“六中全会进社区”暨“知行肥西 学习市集”宣传活动,开展全会精神基层宣讲,通过竞赛答题等形式,创新学习形式,拓展学习成效。先后启动全县“举旗帜·送理论”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宣讲、“扬青年之声 诵百年华诞”青少年宣讲、“党史领航”志愿服务宣讲等活动。发挥县内“派河春晖”“丰乐河畔”“花之岗”等理论宣讲团的阵地作用,开展“百名党员讲述百个党史故事”等形式多样的基层宣讲活动4000余场,受众超6万人次。制作《建党精神永传承 乡村振兴显担当》《“幸福驿站”话“七一”》等近20部微宣讲视频在“学习强国”等平台播放,受众13万余人次。老党员讲述红故事。开展“百名党员讲述百个党史故事”“小井庄红色讲堂”等党史专题宣讲,以亲身经历生动讲述老党员、老烈士爱党爱国心路历程,截至目前,老党员宣讲员共计120余位,累计开展专题宣讲270余场,受众达3万余人次,其中学生受众达9700余人次。小喇叭传播大道理。在三河古镇景区、刘铭传故居、小井庄中国农村包产到户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试点推广“小喇叭+移动音响”移动宣讲形式,搭建起空中“学习课堂”,破解了疫情期间聚集学习活动不便问题,满足了群众精神需求,把党的声音传播到千家万户。舞台上演出“活”党史。采取“理论+文艺”宣讲模式,通过打快板、舞蹈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实际创新文艺内容,提升宣讲效果。创作快板《建党百年颂》《忠诚献给党》等原创节目,通过“文化进万家”等各级各类文化活动,促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人心。“云宣讲”助力新格局。持续打响肥西直播宣讲品牌,紧扣企业职工这一重点群体,以锦瑞医疗、磐石自动化科技、通得力电气制造三大民营企业为依托,通过在室外、生产车间开展党史专题宣讲、诵读红色人物事迹、朗诵诗歌等形式,开展党史学习进民企系列活动,并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进行直播,受众8万余人次。
创新学习载体 因材施教增“鲜度”
“定制教材”针对学。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参学群体,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国共产党肥西地方史等学习内容,分期分类编制《党史学习教育应知应会》《中国共产党肥西地方史知识大纲》《党史知识“口袋书”》等特色学习教材累计2000余份。“云上课堂”流动学。针对流动党员,用好电教平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微美肥西”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学习平台,广泛开展专题打卡学习、积分奖励、党史宣讲进民企活动,并申请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直播,引导流动党员深入学习党史知识。“四项清单”明白办。创新“四项清单”工作法,针对县本级、乡镇(园区)、县直单位、县委党史学教办四类参学对象,定期梳理具体任务事项,共下发任务清单12期。专题专栏提热度。打造“报、台、网、微、端”立体新闻宣传格局,开设《“晨夕读书—带您读党史”》等专栏30个,在《肥西报》、县广播电视台以及县内各官方网站、重点官方微信公众号累计发稿1470余篇,在市级以上媒体发稿1576篇,“学习强国”平台发稿559篇。融媒作品广传颂。制作生产一批内容鲜活、有地域特色的党史宣讲微视频、H5、VR等融媒体产品,如《四句遗言里的家国情怀》《烽火花岗 红色传承》等,“肥西发布”等县内微信公众号共推出《回顾建党百年 走进肥西红色人物》等各类音、视频展播76期,获得普遍好评。
办实事解难题 深化落实有“力度”
印发《肥西县“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召开2次“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推进会,成立全县83个调研组,开展各类走访调研640余场,利用肥西12345热线平台、县领导信箱等网上信访平台,“数字政务”“智慧城管”等信息化系统,收集梳理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800余件,领导干部带头认领实事,台账式推进,完成县本级两批49件实事,全县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微项目5418件,出台相关制度文件121份,有效推动群众工作上水平、解决问题出实招、转变作风有成效、人民群众得实惠。“红色之旅研学游”实践学。全县60所法人学校(园)党支部、团组织发挥引导作用,深入张璋烈士墓、渡江战役纪念馆等红色地标,开展“湖西严语”等“红色之旅研学游”系列活动160余场,通过实景课堂,引导青年重温革命历史,相关做法刊载于省委党史学习教育简报第33期,为全市各县(市)区中唯一一家。聚焦战“疫”一线显担当。开展隔离点党史专题远程辅导、联络群“一分钟党史资讯”,为疫情防控增添精神食粮。线上推送各新冠疫苗接种点疫苗库存数,引导群众主动接种,发布30期,总浏览量20万人次。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志愿服务,24小时轮流值守,开展秩序维护、送餐送物、送“苗”上门等服务,充分发挥党支部在一线的堡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