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解决年轻干部在处置复杂局面、做好群众工作以及应对突发状况时出现的恐慌、畏难情绪,瑶海区从教育培训、导师帮带、跟踪评价等方面“精耕细作”,帮助年轻干部快速进入角色,着力提升年轻干部履职能力。
加强教育培训,聚焦重点“补养分”。坚持人岗相适、精准滴灌原则,开展全面信息摸排,全方位了解干部的能力短板和经验盲区,针对年轻干部个人特长和需求,科学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立足年轻干部的岗位需要,精心安排理论课程,邀请资深专家学者授课,增设信访维稳、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意识形态等领域的专业课程,提升年轻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区外培训资源“借智借力”,开展“异地学习、实地调研、现场教学”等活动,拓宽年轻干部眼界思路,提升年轻干部的党性修养、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在学思践悟中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积极探索干部交流新思路新方法,持续深化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干部交流机制,选派素质高、作风硬、能力强的年轻干部赴沪苏浙先发地区跟班学习。培训结束后,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持续向年轻干部推送党建、纪检、招商引资等方面相关业务知识,搭建起年轻干部相互交流学习心得的平台,让教育培训成为推动年轻干部茁壮成长的重要“养分”。
突出导师帮带,助力成长“加速度”。选择政治素质高、工作经验丰富、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的同志,对新提拔和新入职的年轻干部实行“一对一”结对培养和帮带。严格落实“三定”要求:定人,由班子成员或有经验的老同志与1到2名新入职年轻干部结对帮带,科级干部指定由主要负责人帮带;定时,帮带时间一般为1年,期满后经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评估后重新确定结对导师,力求年轻干部接受多位导师综合培养;定内容,对年轻干部平时考核中各项考核指标的开展研判分析,针对年轻干部的专业特长、工作经历和性格特点等情况确定发展方向和帮带内容,积极帮助其掌握工作方式方法,提高业务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
做优跟踪管理,注重全面“精准评”。充分利用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调研,对新提拔任职和新入职的年轻干部进行跟踪评估,重点看年轻干部适应新角色,履行新职责,接受新任务的情况,看干部能力素质与岗位职责的匹配情况,针对干部年度考核和履职尽责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足与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培训、实践锻炼、轮岗交流、谈话提醒。2023年以来,结合组织部开放日活动和谈心谈话等契机,邀请新提拔及新入职年轻干部50余人次走进组织部,面对面倾听年轻干部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存在的困惑,逐人分析,精准施策,为年轻干部干事创业保驾护航。健全完善干部监督信息共享机制,衔接纪委监委、公安、法院、审计、信访等部门,及时收集整理执纪执法监督方面和网络舆情反应的年轻干部情况,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提醒预警、纠偏正向,促进年轻干部系好扣子,健康成长。(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