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槐林镇把“槐梦学堂”作为加强青年干部培养的重要载体,在队伍组建、课程设计、形式创新上系统谋划、精准发力,不断推动青年干部在基层实践中壮筋骨、长才干,为镇域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精建学员队伍,筑牢“勤学善思”基础底盘。聚焦青年干部培育重点,构建“机关+基层”全覆盖学员体系,激活青年干部教育的“源头力量”。明确学员遴选标准,以“政治素质优、工作潜力大、服务意愿强”为核心,重点吸纳全镇40岁以下机关青年干部及各村(社区)优秀青年干部,通过个人申报、部门推荐等流程,筛选组建约70人的“槐梦学堂”学员队伍,确保学员结构合理、覆盖全面。创新分组管理模式,将70名学员划分为6个学习小组,实行“轮值组负责制”,明确轮值组“主题策划、组织宣讲、统筹比赛”三重职责,推动学员从“被动参与”转为“主动牵头”,在分工协作中提升组织协调与团队协作能力,为青年干部教育筑牢坚实团队基础。
紧扣发展需求,打造“务实管用”精品课程。坚持需求导向,围绕青年干部成长与镇域发展需求,构建“政治+业务+实践”多元课程体系,推动课程由“泛泛学”向“精准学”转变。结合政策要求与工作重点,分阶段设计课程内容,今年已开展3期“槐梦学堂”,分别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解读”“廉洁奉公守初心”等专题组织学习。聚焦“全镇经济提质增效”“文旅资源挖掘推广”“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等重点领域设计课程,确保课程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创新“微党课+微团课+宣讲比赛”组合模式,组织开展“双微宣讲”,解读政策要点、分享学习心得。截至目前,已开展宣讲比赛3场,覆盖学员70人次。
创新活动形式,构建“入脑入心”培育矩阵。打破传统培训“单向灌输”模式,探索“线上+线下”“室内+室外”“学习+实践”立体式培育路径,不断增强青年干部教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将“槐梦学堂”延伸至基层一线,在实战中提升统筹攻坚能力,联合企业党组织开展非公党建专题实践,通过党建业务融合教学,指导学员掌握“党建引领企业发展”工作方法,同步学习渔网设计、生产管理等产业知识。设置“槐梦服务岗”,聚焦留守儿童成长需求,组织学员入驻暑托班开展志愿服务,开展科普学堂、安全知识课堂等主题活动10场,累计为留守儿童提供作业辅导、兴趣培养等服务200余小时,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成效。明确“年度优秀成果展演”计划,年底将遴选各期宣讲比赛优秀作品,通过现场展演形式,集中展示“槐梦学堂”培育成果;同步依托镇政务新媒体平台,推送学员实践案例、优秀宣讲视频,让青年干部教育成果可看可学、可感可鉴,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