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庐江县白山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聚焦“选、育、用”全链条培养机制,着力打造一支“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后备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注重多维识别、靶向挖“掘”,延伸选才“精准链”。坚持“德才兼备、择优比选”原则,制定村级后备干部选拔要求,重点从本土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青年、退役军人等群体中物色“苗子”,及时将文化水平高、能力素质强、群众基础好的本土人才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蓄水池”,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注入“源头活水”。通过笔试面试、考察谈话、部门联审,确保选拔公正公开,真正做到优中选优。截至目前,共储备后备干部26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比100%,35岁以下青年干部占比84.6%,实现每村动态储备2至3名村级后备干部。
注重因材施教、立体淬“炼”,延伸育才“成长链”。按照“因材施教、实战练兵”思路,构建“理论+实践+帮带”培养体系。强化专题培训,利用党员冬训春训班、镇党校开设的集中培训班为契机,围绕乡村振兴、基层党建、防汛救灾、种植养殖等主题,年均开展集中轮训7次,覆盖率达100%,促进理论素养提升。建立谈心谈话制度,村党组织书记每季度与后备干部座谈,跟踪思想动态、解决实际困难,既为后备干部加油鼓劲又帮助后备干部找准差距。同时,积极动员思想端正、表现突出的村级后备干部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入党。近两年以来,从村级后备干部中共发展党员6名。实施“导师制”,安排村“两委”与后备干部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通过传经验、教方法,让村级后备力量了解农村工作“是什么”,具体问题“怎么做”、复杂难题“怎么解”,进一步提高履职能力。
注重量才施用、动态激“活”,延伸用才“活力链”。健全完善考核体系,每年对村级后备干部进行综合考评,后备干部每年向村“两委”和党员群众述职,考核结果将作为入党以及年度评优的重要依据。对工作实绩不突出、干部群众评价不佳的人员重点关注并进行思想引导。对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符合条件的村级后备干部按程序进入村“两委”班子队伍,重点培养,经过培养锻炼,打造成长为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在村“两委”班子成员出现空缺时,优先从符合组织认可、干群满意的村级后备干部中推荐选用,切实把优秀村级后备力量用起来。近两年,已有4名后备干部进入村“两委”班子。(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