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巢湖市聚焦新时代公务员队伍建设要求,通过建立责任体系,细化考核指标、实施分类施策、强化结果运用等措施,构建“目标引领-过程管控-结果运用”全链条考核机制,推动平时考核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责任体系立体化,下好考核“布局棋”。坚持把平时考核作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战略性工程,建立“三纵三横”责任体系,确保考核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向建立“市委统筹-组织部指导-单位落实”三级联动机制,将平时考核工作纳入党建述职评议和年度综合考核;横向构建“考核+党建+效能”多跨协同模式,整合纪委监委、督查考核等部门力量,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注重制度先行,出台“公务员平时考核实施方案”等配套制度,建立“月调度、季通报”督导机制,确保考核工作落地见效。实行“一线考核法”,注重在防汛抗旱等重大任务中及时掌握干部现实表现,真正让考核“长牙带电”。
指标设置差异化,校准评价“精准尺”。建立“三定”考核标准,确保考准考实。定准政治标尺,将政治素质细化为5个维度16项具体指标,建立10项政治表现负面清单,对存在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定实岗位标准,区分机关综合、执法执勤、窗口服务等不同类别岗位,设置差异化考核指标,如行政审批部门重点考核“即办件占比”,执法单位突出“案件办理质效”。定活专项指标,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设置阶段性考核指标,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实行专项考核,截至目前,已有14名干部因专项工作表现突出获得加分。同时对两千余名公务员建立“一岗一表”考核档案,实现考核指标与岗位职责精准匹配。
分类施策精准化,织密管理“闭环网”。通过“三化”举措推动考核过程提质增效。程序标准化,坚持目标引领,建立“单位派单+个人申报”机制,通过计划、执行、评鉴、反馈等环节,将单位的重点工作调度与平时考核有机融合,开发建立“干部激励担当作为”平台,实现工作小结、季度评价结果线上填报、自动汇总。评价多元化,建立“领导评鉴+同事互评+群众参评”三维评价体系,在7个试点单位推行多元主体考评机制,12个镇街将村(社区)书记纳入评价主体,全面考评干部队伍“8小时”内外真实表现。监督立体化,构建“组织部门抽查+单位交叉互查+纪检全程监督”机制,对推进不力单位及时提醒,确保考核“不走样”。市公安局创新“12345工作法”,通过“一人一单”任务清单式管理,实现执法考核全程可溯。
结果运用多元化,树牢实干“导向标”。运用“三挂钩”机制推动考用结合。与年度考核挂钩,全年平时考核结果均为“好”等次的公务员,年度考核优先被评定为“优秀”。与干部选用培养挂钩,将平时考核的导向作用切实落实到公务员晋升职级、教育培训、挂职锻炼等工作中,让表现优秀的公务员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激励,有效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今年以来,5名考核优秀者提拔至关键岗位,52名优秀年轻干部进入青干班学习。与单位考评挂钩,建立“红黑榜”季度通报制度,每季度平时考核结果确定后,对考核工作开展较差的单位和考核结果较差的个人进行约谈。对平时考核结果长期较差且在谈心谈话后仍没有好转的,适时纳入干部召回名册,针对性开展再教育再培训再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