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庐江县探索实施选调生“丰羽”计划,通过分班划组、小组攻坚、跟踪管理等方式,充分激发到村任职选调生扎根基层、为民服务、干事创业的热情,推动选调生在基层成长成才。
分组建班﹢因材施教,推动精准培养。按照任职村“资源禀赋相近、发展路径类似”原则,将31名在村选调生分为5个丰羽小班,并将其纳入选调生培养教育重要内容。围绕村情需求,坚持人岗相适,实行“班委+小组”精细化管理,遴选乡村故事采编员、基层减负观察员等班委8人,围绕产业发展、农村改革、基层治理、为民服务等重点任务划分攻坚小组。按照“县级点题+轮值承办”模式,轮流推荐任职村作为观摩点,每季度由“1名班委选调生+1名攻坚小组组长”共同牵头,承办“围庐说 选调声”班组例会,通过实地调研、互访交流、座谈研讨、擂台比武等形式,推动选调生拓眼界、谋思路、提本领。先后开展季度班组例会3次,线上交流10余次,采编选调生“初心故事”16期。
导师帮带﹢小组攻坚,促进互学互鉴。实施“青蓝接力”计划,将年度评选的3-5名优秀选调生纳入导师资源库。完善立体帮带机制,择优选配镇街领导班子成员、选派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指导员)、村党组织书记、往届优秀选调生共同结对帮带1名在村选调生,形成“政治导师+业务导师+成长导师”的指导模式。实施“三谈三促”工作法,组织导师对选调生开展“初心谈话”促角色转变,墩苗期间开展“担当谈话”促能力提升,任职期满开展“感悟谈话”促经验传承,构建“集中教学+个案指导+日常带教”的全周期培养模式。推行“小组攻坚”清单,围绕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6方面领域制定个性化攻坚工作提示,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张匹配表,由导师带领选调生“揭榜领题”、集体攻坚,累计落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治理、乡风文明建设等攻坚事项127项。
靶向赋能﹢实践历练,加强跟踪管理。聚焦宣传落实政策、联系服务群众、参与村务管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6项工作职责,以“丰羽”计划为抓手,推行多岗位历练,有计划地安排选调生参与拆迁安置、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急难险重任务,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履职能力、服务本领。同时,动态归集选调生在村日常表现、国情调研、学习培训、工作实绩,奖励处罚等情况,健全选调生成长档案,全面客观真实记录成长历程,并作为跟踪培养、年度考核、提拔使用的有益参考。2024年以来,选调生配合村“两委”干部,联合选派干部、乡村振兴指导员等群体,谋划领办或参与实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29个,年度考核优秀等次的选调生7人,新提拔或重用在村期间实绩突出的选调生6人,形成国情调研报告21篇,其中1篇获2024年度安徽省选调生优秀国情调研报告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