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巢湖市紧紧围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目标,聚焦新录用公务员源头培养,通过搭建实训平台、细化过程管理、强化成果转化,推动年轻公务员在实战中锤炼本领、在一线实践中扎实成长。
筑牢信仰根基,搭建多元实训平台。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建立6处新录用公务员理想信念淬炼基地,组织学员赴李克农故居、新四军东进抗日第一枪纪念馆等地开展沉浸式教育,举办《红色家书》《入党誓词的演变》等微党课展演6次,以“行走的课堂”锤炼政治品格,筑牢忠诚根基。结合全市中心任务与新录用公务员专业特长,精准匹配岗位,搭建一线实战平台,分批选派85名新录用公务员赴信访调解、项目专班、链主企业等岗位开展不少于2个月的实践锻炼,助力年轻干部在直面矛盾、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中提升实战能力。实施“巢青储能”工程,创新开展“巢湖青年说”主题宣讲、舆情处置情景模拟竞赛、轮值小组自主策划执行活动等,推动公务员从“被动学”向“主动谋”转变,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精细管理培育,健全帮带考评机制。注重强化全过程管理与精细化服务,确保实践锻炼取得实效。建立“双管双促”管理机制,明确派出单位与接收单位共同管理职责,组织部门定期开展跟踪问效,通过交接会、座谈会等形式动态掌握新录用公务员实践锻炼表现。推行“导师帮带”制度,由实践锻炼接收单位选派科级干部或业务骨干担任实践导师,通过“一对一”或“一对多”方式全程指导,帮助参与实践锻炼的年轻干部融入岗位、提升能力。实行“一人一档”动态管理,详细记录学习培训、任务完成、导师评价等内容,并将其作为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实现成长有痕、评价有据。目前,已推荐选拔38名科级干部或业务骨干纳入专业帮带导师库,形成150份新录用公务员实践锻炼成长档案。
强化实践淬炼,推动成果转化运用。注重实践成果转化与正向激励,推动每名参训的公务员完成一项实践锻炼任务,完成一篇调研报告、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或撰写一篇思想感悟,目前已形成调研报告16篇、思想感悟40篇,有效促进新录用公务员在干中悟、悟中行,切实提升解决复杂问题和狠抓落实能力。实行“一线考核法”,鼓励年轻公务员在实践锻炼岗位中发挥作用,帮助群众调解矛盾纠纷、解决实际困难,为企业纾难解困,对表现突出者,在评优评先、职级晋升、选拔任用中予以倾斜。2024年以来,参与实践锻炼的公务员累计帮助企业代办事项23件,收集项目线索8条,协调解决群众矛盾纠纷54件,化解信访问题11条,22名优秀年轻干部被推荐参加青干班学习,5名表现突出的年轻公务员被列为重点培养对象,有效激发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