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长丰县积极创新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新模式,把居民小区作为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和工作着力点,紧紧围绕“延伸触角、建强队伍、夯实基础、做优服务”原则,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持续擦亮“家门口的幸福”党建品牌。
组织有效覆盖,夯实党建引领“主心骨”。开展网格优化调整和“多网合一”工作,划定131个封闭小区和34个片区,按照“全覆盖、实体化,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原则,推进小区(片区)党支部组建工作。选派乡镇(区)党员干部任小区(片区)党支部党建指导员、党员社区干部担任小区(片区)党支部书记,按照500户配备2名的要求,从小区居民党员中择优选聘红色小管家。目前,长丰县已组建小区(片区)党支部165个,覆盖率100%,党建指导员、党支部书记全部配备到位,418名红色小管家在小区内提供常态化服务,制作张贴“三亮”公示牌4000块,形成“小区党建指导员+党组织书记+红色小管家”的小区治理体系。
整合多元力量,打造小区治理“主力军”。扎实推进红色小管家日常走访,开展“敲门行动”,入户摸排业主信息。开展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四联四定”和在职党员到居住地所在社区、到单位联系社区双报到工作。全面掌握小区内“两代表一委员”、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居民骨干、物业公司优秀党员以及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相关情况。建立完善小区在职党员、支部党员、流动党员、物业职工、居民骨干“五位一体”详细底册,创建微信群架设沟通联系桥梁,共同做好服务群众、矛盾调处、疫情防控、平安建设、文明创建等小区治理各项工作。今年以来,全县走访掌握“五位一体”人员信息达到1万余人。
强化场所建设,建好议事便民“主阵地”。实行新建修建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建设奖补机制,鼓励采用架构层建、社区用房改和与物业公司联合办公等方式,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六有”标准,全年建成小区党群服务站56个。按照“一室多用、开放共享”原则,鼓励结合居民楼架空层等场所,创新打造“乐邻坊”居家养老服务区、“睦邻坊”邻里文化宣传区、“康邻坊”医疗健康服务区、“健邻坊”文体活动区、“文邻坊”书法作画区、“暖邻坊”志愿者管理区、“亲邻坊”儿童活动区、“便邻坊”便民服务区,分别提供戏曲分享、健康义诊、创意手工、书画教学等宣传服务活动,使“邻里八坊”城市党建微阵地成为融洽邻里、凝心聚力、促进和谐的有效场所。目前,全县已建成“邻里坊”37个,今年以来开展各类活动500余次,居民参与20000余人次。
创新运行机制,唱响为民服务“主旋律”。积极推进“四事四权”工作法,建立“社情通报”制度,即通过会议、公开栏、网络等方式,将涉及社区重大事项、重要决定向党员群众通报,在小区建立“一会三议”机制,由小区党支部、物业公司、业委会召开联席会,集中小区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聚焦解决小区治理中的难点问题,召开“单元事单元议”“楼栋事楼栋议”“小区事小区议”。针对居民共议事项,由社区党组织每周集中梳理汇总、分办任务,重要紧急事项随时启动任务分办,安排“两委”成员领办、督办、联办,建立问题、任务、措施、责任“四清单”,及时跟踪办理,构建“收集汇总—研判交办—办理反馈”的工作闭环。今年以来,开展“社情通报”1435次,通报事项2973个,通过“一会三议”机制解决小区治理难题14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