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瑶海区红光街道围绕老合钢和化工厂区域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痛点,聚焦群众现实需求,坚持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志愿服务、协商议事“三位一体”总体思路,通过引进市场化物业管理、成立业委会、创新服务等举措,进一步巩固老旧小区改造和治理成果,不断健全管理机制,推动物业管理与小区治理融合共进,稳步提升辖区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党建引领协商议事,引进市场化物业管理。今年6月,枞阳路社区原化工厂生活区大道物业提出撤场,街道立足生活区体量大、基础条件薄弱及历史遗留问题多等情况,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业委会组建和物业服务企业更换两手抓,为老旧小区治理注入新活力。一是引进市场化物业管理。对原化工厂生活区5个住宅小区,由社区党委组织信用等级高、群众口碑好的物业企业,通过12次集体协商、民主会议,将服务内容、费用明细、管理模式等入驻方案分类讲解,多轮次征求居民意见,以居民代表自行选举决定、街道协议选聘的方式形成书面确认,设置3个月过渡期,明确安全保障、设施维护、环境提升等具体服务标准,引入专业物业服务。二是成立业委会强化自治。严格按照流程推进街道住宅小区业委会组建,目前已成立业委会5个,钢北老医院小区和仙居苑东区2个小区业委会正在组建中,预计12月中旬完成组建。对于已成立的业委会,督促业委会履职。在枞阳路社区化工厂职工及家属生活区物业企业更换工作中,所涉及小区的业委会(物管委)积极参与,组织居民共商共议,助力社区完成物业平稳有序更换。新物业企业进驻后,业委会、红色小管家主动联合物业企业共同开展小区内环境整治行动,小区环境逐步在改善,居民通过“12345”热线点名表扬。
抓实有序改造,循序渐进改善小区面貌。面对辖区小区基础设施老化、环境脏乱差等问题,街道积极上报老旧小区改造计划,近年来先后完成钢西生活区、钢北老医院等小区改造工程。一方面强化宣传动员,通过“两委”带头、支部带动、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宣传机制,采取入户走访、恳谈会议等方式,收集居民改造意见。将项目规划、改造内容等情况,以清单化、视图化方式呈现,激发群众改造热情。另一方面实施居民监督,改造工程中,发动群众参与,“民选”出居民代表,培训整治内容和标准,让小区居民变身“工程监理”,共商共建共管。其中,钢西生活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全程接受居民监督,问需问效于民,实现了旧貌换新颜,治理成效于今年10月份被安徽电视台报道。
健全各项机制,做实服务增添治理效能。不断完善小区治理长效机制,提升物业管理服务精准化、精细化水平。一是推进人员力量融合。倡导小区党支部与物业企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小区党组织成员兼任物业副经理19人次。建强红色小管家、楼栋长、志愿者三支力量,承担起信息收集、纠纷调解、政策宣传等职责,聚焦群众身边的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矛盾纠纷等现实问题,开展日常走访开展意见和问题收集,真实把握居民群众所想所思所盼,针对居民提出的小区物业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物业反馈。二是建立协商议事机制。建立“周四来说事”党群议事会机制,由小区党组织牵头,物业企业、业委会代表、“好帮手”单位、“两代表一委员”和群众代表共同参与议事,研究小区环境整治、公共安全等涉及居民利益的重点事项。今年以来全街共开展“周四来说事”100余场,妥善解决了增设路灯、休闲座椅修缮、房屋漏水等问题110多个。(罗树 钱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