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基层动态 > 基层组织 > 城市基层党建

长丰(双凤)经开区:聚焦“三事”机制解锁小区治理“新密码”

发布日期:2025-03-05信息来源:长丰分站 字体:【   【责任编辑:李家琳】

近年来,长丰(双凤)经开区以建强小区党支部为抓手,聚焦小区里的事“有人做、有实效、好商量”,推动党的组织向小区延伸,治理重心向小区下移,全面提升小区治理效能和水平,切实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遇事有人做”,完善组织体系,凝聚红色力量。通过建强组织、搭建平台、典型引路,让“人”的资源在社区、小区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匹配工作力量。完善“小区党建指导员+党组织书记+红色小管家”的小区治理体系,统筹辖区60个小区(片区)党组织书记、298名红色小管家全面开展工作。依托18个社区2300余名“双报到”党员基本信息,建立资源信息台账,完善党员岗位特点、个人特长等信息,摸排居民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把群众“需求清单”与“双报到”党员“资源清单”相匹配,推行“菜单式”“组团式”服务100余项。搭建活动载体。推进社区“两委”成员、红色小管家常态化驻点小区办公模式,开展小区建设、推行精准服务,实行小区党组织实体化运行,红色小管家轮流坐班值班,结合“红色服务日”,常态化开展“四到家、六必访”工作,主动走进居民中间,将服务送到小区“一线”。一年来,累计解决了楼道杂物堆积、电动车禁进电梯等100余个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50多场“红色公益集市”活动。激发红色动力。在各小区设立330名红色楼栋长、340名党员中心户、500余名红色志愿者,凝聚“双报到”党员共建力量,推动各类资源覆盖到社区、滴灌到小区,对优秀党员中心户、红色合伙人进行“表彰”,让党员做事“有动力”。创新开展“京东服务+”精准服务进小区、在小区单元楼栋设置“书记信箱”等,打造“意见领袖”智囊团等55支志愿服务组织,凝聚所有红色力量参与小区治理。

聚焦“办事有实效”,突出共治共享,织密服务网络。聚焦常态化驻点小区办公模式,搭建为民服务平台,让小区服务更有效、居民生活更幸福。丰富便民服务场景。通过常态化驻点小区办公模式,各小区党支部直接为群众办理医保参保缴费、家政服务咨询、流动党员登记等30余项事务,为行动不便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办理养老保险认证、残疾证年审等业务。截至目前,各小区累计接待开展各项政策咨询1300余人次,提供帮代办服务累计891人次,逐步实现了为民服务 “零跑腿”,极大提升了居民生活的幸福感与满意度。促进公共资源共享。以共享的方式盘活闲置的小区公共资源,精准对接小区居民需求,实现“一小区一亮点”,不断拓展居民议事和活动的空间,提升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金宁社区盘活空间,打造400㎡的“宁家铺子”,采用“公益+商业”运营模式,无偿为居民提供创业金点子和公益铺面。万里社区以移风易俗为切入点,在小区内打造家宴中心,打造“万里家宴”党建特色品牌。强化阵地服务功能。推动党群服务阵地“亲民化”改造,严格按照“服务区域最大化、办公面积最小化、功能设置最优化”原则,搭建小区党建矩阵,坚持便捷化选址,综合考虑低成本、便捷化等因素,通过整合物业用房或业主委员会活动室等方式,打造小区党群服务站57个,侧重提供日常生活服务、开展议事协商、供快递员休憩等功能,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为群众议事办事提供便利,点亮居民幸福微光。

聚焦“有事好商量”,强化规范引导,提升治理效能。围绕小区基础设施陈旧、民生诉求多等问题,通过创新治理模式,高质高效为群众分忧解难。红色物业促治理。梳理细化业委会成立全流程,推进小区(片区)党组织领办红色业委会工作,全区成立业委会(物管会)39个,探索建立“三位一体”协商议事机制,实现常态高效运行。全面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20名小区(片区)书记兼任业委会(物管会)主任,96名业委会成员兼任小区(片区)党支部委员,近年来,辖区4个小区获评市级和美小区,1个小区获评省皖美红色物业示范小区称号。协商议事提效能。小区(片区)党组织常态化牵头开展协商议事,围绕回应居民需求、化解矛盾纠纷、提升物业服务质量等,搭建了“我们的圆桌会”“四方馆议事厅”等17个协商议事平台,实现汇总诉求清单、选定协商议题、丰富议事形式、规范议事内容、跟踪项目实施、评估反馈效果的“五步议事”流程,累计召开相关会议2000余次,研究解决电梯加装、老旧小区改造、物业引进等事项300余项。民声呼应聚合力。常态化召开“民声呼应”会议,聚焦小区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墙体破损、管道失修、消防无水等事项纳入会议重要议程,组织召开建设、城管、综治、公安及所在社区党组织等部门参加,党员、居民代表等全程参与的“党群议事会”220余场,先后完成了徐桥苑等4个老旧小区改造,解决了北辰天都等3个消防“无水小区”整改等“民生大事”5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