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庐阳区杏花村街道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聚焦群众需求,创新治理模式,探索形成“党建引领、创新模式、文化浸润”的治理新路径,推动基层治理从“单兵作战”向“多元共治”转变,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健全组织体系,建强治理“主心骨”。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网络体系,科学划分95个网格,配备44名红色小管家,实现“组织全覆盖、服务零距离”。推行“双报到”机制,吸纳20名在职党员,认领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等服务岗位。联合辖区物业、企业、社会组织共驻共建,建立社区、物业、业委会、党员代表、居民代表“五方联动”协商议事机制,截至目前,共协调解决停车难、电动车充电桩安装、小区地面下沉等民生问题25件。培育“及时雨志愿服务队”“庐大姐服务队”“帮帮团志愿服务队”“退休志愿服务队”“治安巡逻队”等党员志愿服务队10余支,目前开展志愿服务120余次。
创新治理模式,激活治理“微细胞”。建立“民情台账”动态管理模式,通过“居民点单、网格派单、党员接单”,实现问题闭环处置。打造“线上+线下”双平台,线上,通过小区网格群,实现政策咨询、物业报修“一键直达”;线下,设立“协商议事厅”,定期召开党群议事会,讨论和解决居民问题。实施“一老一小”关爱行动,为独居老人提供助餐、打扫卫生、助医等服务30余次,开设“四点半课堂”,提供课后托管服务。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开展代办服务,组织党员志愿者为行动不便居民提供证件办理、养老认证等服务30余次,覆盖人群1000余人次。
强化文化浸润,绘就治理“新图景”。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站)为载体,创新拓展活动内容,结合小区(网格)特点,整合共建单位和各类专业特长人员、志愿者等资源,以文体活动为基础,针对党员、居民、儿童、老人等不同人群,开展法治教育、科普宣传、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健康义诊等服务进小区,营造多元的社区文化氛围。今年以来,开展各类文化活动70余场次。(彭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