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庐阳区海棠街道清华社区聚焦建设“邻里”党建品牌,通过搭建议事平台、汇聚多元力量、做好为民服务,不断提升为民服务质效,谱写基层精细化治理新篇章。
搭建“邻里议”平台,激发共治潜能。根据辖区居民居住和党员分布情况,划分10个网格,按照“把支部建在小区上”工作模式,成立7个小区党支部,实行小区党组织与业委会成员、物业公司管理人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组建“社区—小区党—业委会—红色物业”四级服务体系。针对居民群众需求,搭建协商议事平台,每月开展“暖心党群议事会”“三位一体议事会”等,鼓励辖区居民积极参与议事活动,现场征集居民意见建议;联合业委会、物业公司、有关职能部门协商解决办法,对小区治理重难点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调解,让“问题清单”变“幸福账单”。今年以来,开展各类协商议事14次,收集居民意见建议30余条,解决小区楼道杂物堆放、电动车飞线充电、电梯老旧等问题10余个。
汇聚“邻里帮”力量,畅通协作网络。搭建“线上+线下”双向服务平台,线上,利用社区楼栋群,实时收集居民诉求、意见建议等,分类整理形成台账;线下,依托网格员日常巡查,倾听民声民情,及时反馈问题。积极整合资源,发挥驻点单位特长,定期开展白发行动、口腔义诊等便民活动,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关注困难家庭等特殊群体,建立“一户一档”帮扶机制,通过上下联动精准链接资源,在个性化服务上出实招、见实效。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当好“宣传员”,组织开展政策解读、反电诈宣传、社情收集等工作,用实际行动架起党群“连心桥”。2024年,共入户走访居民600余户,开展各类为民服务活动30余次。
绘就“邻里乐”画卷,释放暖心温度。聚焦“一老一小”需求,做好助餐工作,成立2个老年食堂,常态化为辖区100余名居民提供就餐服务。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党群服务站、楼栋架空层等阵地,开设舞蹈、合唱、戏曲等多样兴趣课堂,鼓励老年群体发挥自身爱好特长,积极参与文艺活动,增进邻里情感。聚焦学生放学“真空”时段,开设社区晚托班,创办“四点半课堂”,为辖区青少年提供作文班、绘画班等特色服务,解决双职工“接娃难”问题。依托红色小管家上门走访,针对不同群体精准推送服务,为高龄老人、独居人群提供送药送菜、上门理发、跑腿代办等服务。今年以来,开展各类文艺活动5场,服务群众60余人次。(阮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