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站高新区三十头社区党委以党建为纽带,将“红色动能”注入基层治理末梢,探索出“组织扎根、事务共商、服务共生”新模式,积极构建“家门口”治理服务体系,通过激发辖区内党员和群众的参与热情,共同打造党建引领、多方参与的治理新局面。
植入红色根系,筑牢基层治理“主心骨”。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完善组织体系,构建“社区党委—社居党组织—小区(片区)党支部”的三级组织架构,组建20个小区(片区)党支部,延伸党组织的服务触角。同时与物管会、物业企业实现“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进一步增强小区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通过将小区划分若干党员责任区,动员广大党员、流动党员、离退休居民、志愿者、网格员等红色力量深研小区自治,吸引更多居民参与到小区治理中来。织密以“党支部书记+楼栋长+红色小管家”为主的三级网格体系,构建“支部进小区、有事找支部”的治理格局。推动党支部成员常态化驻点办公,建立“坐班+走访”工作机制,确保居民随时能找到人、办成事。以楼栋组长、红色小管家为基础,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定期上门入户走访,截至目前持续走访居民700余户,收集居民“问题清单”54条,累计解决楼道灯不亮、飞线充电、楼道堆物、乱停乱放等治理顽疾37件。
协作议事破冰,打造治理服务“主阵地”。社区畅通居民参与小区治理渠道,建立居民议事日制度,听民意、解民忧,创新打造“元”桌会议、“三言两语”议事厅等平台,解决不同治理力量之间“堵”、“断”等问题。通过“收集—协商—认领—公示”四步法,前期选出居民代表、党员代表、楼栋代表等“代言人”,主动把群众请进来反映问题,由小区党支部书记每月牵头召开议事会议,针对小区物业矛盾多、治理难度大等症结,有效对接和解决焦点问题,推动物业、物管会、治理能人、志愿服务等各方面治理力量共建共联,社区、小区和有关部门联动解决问题。截至目前,社区召开小区协商议事会10场,解决群众关切的破损路面修复、更换雨水箅网、非机动车充电、噪音扰民、绿化“毁绿种菜”等20余项治理顽疾,让“旁观者”变成“行动派”。此外,社区党委持续深化党群服务阵地功能,进一步拉近党组织与群众的距离,确保服务无盲区、治理无死角。依托党群服务阵地,打造暖“新”驿站5个,配备桌椅、饮水机、微波炉等服务设施,为新业态从业人员提供休憩场所,提高治理温度。
提升服务维度,构建共建共治“新格局”。社区党委统筹辖区党员、群众骨干、治理能人,立足群众所盼、所愁各项问题,成立功能型志愿服务队伍,针对小区居民需求清单,搭建服务项目,提升服务能力。组织老瓦匠、老木匠、水电工等人员成立“老街坊”志愿服务队,帮助特殊人群修理水电、家具等居家问题;辖区退休老党员、社区治理能人、巾帼志愿者等100余人组成3支党员志愿先锋队,在回迁小区开展矛盾调解、政策宣传、文明创建、爱心义剪等服务13次,服务党员群众500余人次;针对回迁小区文明创建、平安建设等工作短板,组织成立“鹤翔小帮客”青少年文明创建志愿服务队、党员平安建设志愿先锋队,开展家园守护、文明劝导、消防宣传等志愿服务5次,发放300余份高空抛物危害宣传单页;针对老年群体,成立中老年龙舞队、太极班,开展手工编织、养生讲座等活动9场,提升老年居民健康生活意识,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针对青少年儿童,开展主题绘画大赛,探索开展科普实验班等活动载体,精准服务“一老一小”,让服务从“有”向“优”转变,为社居治理注入新活力,营造“家门口”治理服务体系。(钱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