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丰(双凤)经开区聚焦城市基层治理痛点难点,以组织共建破壁垒、资源共融强支撑、服务共享聚民心“三共提档”,驱动治理重心由“服务”转向“共享”,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组织共建,打破条块壁垒提效力。支部建在网格上。创新“1+3+N”组织架构,在18个社区建立“社区党组织-小区(片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体系,将党组织触角延伸至144个基础网格。凤巢社区通过成立“红色物业”功能型党支部,整合小区党支部、物业、业委会三方力量,成功化解北辰天都小区地下车库渗漏等历史遗留问题13件。党员嵌在链条中。推行“双报到双服务”机制,组织1278名在职党员认领政策宣传岗等6类服务岗位。金宁社区造“宁家铺子”红色服务平台,吸纳38名党员志愿者组建“公益铺子”先锋队,创新“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组织验单”闭环机制,累计为群众办理实事170余件。责任落在项目里。将打造流动党员教员管理阵地建设等7个项目纳入全区年度重点工作清单。在阿奎利亚社区推进“流星之家”阵地建设,设立流动党员议事厅、志愿服务站、青少年活动室等功能空间,一年来,开展“流星学堂”等特色活动20余场,构建起“党建+治理+服务”品牌矩阵。
资源共融,打通上下渠道增动力。三级联动强基础。建立县区社三级协同机制,推行“吹哨报到”工作机制,推动12个部门资源力量下沉。在凤霞苑老旧小区改造中,开发区统筹2.5亿元专项资金,改造23万平方米、65栋住宅,惠及3088户居民。通过科学规划,新增休闲广场4处、智慧停车位1300余个、便民晾衣架1600余套。红色合伙添动能。创新“红色合伙人”机制,与京东安徽等89家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峰宁社区引入“京东服务+”项目,成立全省首家社区嵌入式服务站,结合“四到家、六必访”工作法,定期为独居老人等六类特殊群体提供免费上门检修、家电清洗、衣物洗护等常态化服务,以项目形式把服务送到“家门口”,将幸福嵌入居民“心坎上”。智慧治理提效能。按照“两网三屏两中心”的模式,建成“智慧党建系统平台”云平台,实现“互联网+党建”的工作目标。梅冲湖社区推行“书记信箱码上办”,在辖区内65个楼栋单元全面推广,今年以来,线上受理诉求563件,办结率达98%,群众满意度达96%。
服务共享,打造幸福社区聚合力。便民圈提质升级。建成双凤经开区党群服务中心1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18个、小区(片区)党群服务站57个,形成“15分钟便民服务圈”。凤梅社区邻里中心集成图书阅览、老年助餐等8类服务,日均接待群众超300人次。建设徐桥、宇桥、凤梅社区惠民食堂3家,日均服务老年群体160余人次。睦邻点遍地开花。实施“空间微改造”行动,盘活架空层等闲置空间2.3万㎡。万里社区通过闲置办公用房,打造“万里家宴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等2个居民活动场所,累计开展移风易俗、体育健身活动72场次。峰湖社区利用1000余平方米边角地建设“口袋公园”,新增健身设施30余套。志愿红温暖民心。组建55支志愿服务队,打造“俭爱”新婚礼、“银龄数字同行”、“小雏菊”等33个志愿服务项目,累计开展志愿服务800余次,服务7.8万人次。建立积分兑换等激励机制,邻湖社区组建“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开展“五彩假日”暑期托管课堂活动,惠及双职工家庭子女12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