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庐江县岗湾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通过组织筑基、队伍共育、多元协同,构建起“街道统筹、社区联动、物业融入、居民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推动治理效能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组织筑基,织密基层治理“一张网”。街道以党组织建设为纽带,推进牌楼、秀水亭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梳理整合了社保办理、民政救助等20余项常用便民服务事项,建立“全岗通”服务窗口,缩短办事流程,提升服务效率,让群众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精心打造“友好街区”,依托党群服务站、“歇歇角”暖“新”驿站以及“友好商家”,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充电、休憩、热水、就餐、医药等多项免费或优惠的暖心服务,推动新就业群体与社区“双向奔赴”,构建治理新格局。推深做实治理服务,街道创新警务与老街治理“联合体”,在岗湾老街设立综治工作站、义警工作站、警民联调室“两站一室”,推动居民诉求响应由解决“一件事”向解决“一类事”转变,真正做到小事不出街、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
队伍共育,锻造治理服务“生力军”。街道党工委坚持“一盘棋”培养思路,将社区工作者、物业骨干、红色小管家纳入“基层治理人才库”,创新“点单接需求、分单明责任、派单解难题、晒单问成效”的四单工作法,为居民办好事,让居民好办事。由街道定期在德能勤绩廉五方面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培养出一批“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问策能答、遇事能办”的社区工作者,始终保持干部队伍“一池活水”。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以“小交叉”激活“大合力”,构建具活力的基层治理人才生态。
多元协同,绘就共建共治“同心圆”。街道党工委以交叉任职为桥梁,搭建“1+2+N”多元共治平台(1个社区党组织牵头,物业、业委会代表协同,N个居民代表参与),通过协商议事载体,实现小事快办、难事共商。在岗湾社区党群服务站内成立了物业项目部,由社区“两委”成员、社区工作者、网格信息员、红色小管家、业委会代表,担任项目部管理人员,实现治理从“后置”到“前移”的转变。推动栅栏拆除、改造充电棚工程落地,从根本上解决了小区居民的绕行难题和居民电动车充电困扰。目前洗塘新村党群服务站已收集居民诉求80件,已协调解决76件,居民满意度达96%。(李静、陆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