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庐阳区杏林街道望城社区紧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主线,以 “组织筑基、队伍赋能、智慧增效、民生提质、文化铸魂”为发力点,构建“五维聚力”治理新模式,推动基层治理从“单一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型,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绘就共建共治共享新图景。
织密组织网络,筑牢治理“主阵地”。建立“社区党委+小区党组织+楼栋党小组”三级联动机制,将辖区划分为15个网格,组建10个小区党组织、16 个楼栋党小组,实现党的组织覆盖“零盲区”。推进小区党组织书记兼任物业企业副经理,吸收符合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进入小区党组织班子,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工作机制,形成“党建引领、物业协同、居民参与”治理链条。建立“集合网”功能体系,整合党建宣传、矛盾调解、安全防范、信息采集、服务代办、公共服务等功能。今年以来,累计采集民情信息 100余条,解决安全隐患类问题6个,实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
锻造多元队伍,激活治理“红细胞”。切实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组建基层治理队伍,由社区“两委”成员担任小区党组织书记,选派退休老党员、党员楼栋长到小区党支部任职。每个小区配备网格员、党建指导员、党小组长、楼栋长、红色小管家等基层治理人员,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活动。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政策宣讲、爱心义剪、健康义诊等志愿服务15 场。创新“四员一律”进社区机制,联合片警、律师等专业力量建立“流动服务站”,现场化解邻里纠纷2起,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8人次。
赋能智慧治理,打造数字“新引擎”。以科技赋能提升治理精度,打造智慧小区系统,在小区内安装高空抛物监控摄像头,减少高空抛物现象的发生;安装电梯阻车系统,阻止电动车进梯入户;在小区出入口、地下车库出入口安装人脸识别、车辆识别系统,为居民进出小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服务。发挥“皖事通”“智慧庐阳”“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等平台作用,在平台上宣传政策、公布办事指南,收集民情民意,让群众在手机上就能了解各种信息,实现群众办事“全天办、智能办、就近办、不见面办”,进一步提升小区治理精细化水平。
聚焦民生需求,架起服务“连心桥”。推行“党群议事会”制度,依托协商议事厅、“四事四权”工作法等平台,收集、商讨、分析、解决小区居民各类民生诉求。今年以来,通过党群议事会解决老旧小区改造意见征集、小区道路路面破损维修、机动车违规停放等各类民生问题6个。推广“窗帘之约”经验做法,梳理“邻里”群体,将4名高龄独居、孤寡老人纳入服务对象,小区党组织组织志愿服务力量与老人建立结对帮扶关系,精准提供服务。设立“党员先锋岗”,为高龄老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开展社保认证、医保办理、就业推介、政策申报等贴心服务89人次。
厚植文化底蕴,培育文明“新风尚”。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党群服务站等阵地,打造“15 分钟文化服务圈”。充分发挥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宣传教育作用,开展平安家庭、五好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最美婆媳等评选创建活动,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新风正气。针对老年人持续组织开展知识竞赛、书法绘画、红色观影、趣味运动会等各类文体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针对少年儿童,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杏林书香阁,开展科学小课堂、手工小制作等各类文化活动。通过聚焦“一老一幼”群体生活所需,让老有颐养、幼有善育贯穿社区服务全过程。(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