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蜀山区五里墩街道陈村路社区发挥社区党委的“核心”引领带动作用,通过构建“一核多元”协商机制,统筹协调多元主体力量,形成“一听、二议、三评”的工作流程,推动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实现从“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的治理转型。
“诚心听议”察民情,动态清单聚民需。社区党委牵头,创新推行“三心三议”工作法,搭建“诚心陈议”协商议事平台,成立“诚心陈议”协商委员会,吸纳政协委员、共建单位代表、新阶层人士等15名骨干力量,下沉网格一线察民情、访民意、聚民需。为进一步畅通民意收集渠道,陈村路社区打通“线上+线下”诉求反映通道,8名红色小管家充分发挥人熟地熟优势,精准捕捉民情民意。2025年以来累计走访上千余次,上报问题80余件。建立“群众点单—网格汇单—支部派单”闭环流程,即通过网格走访、民意收集箱、线上平台等渠道征集诉求信息,由网格长定期汇总居民反映的停车管理、环境整治等民生痛点问题,并按紧迫性、重要性分级分类形成动态需求清单,一般性问题由楼栋党小组或小区党支部牵头协商,复杂问题提交社区“诚心陈议”议事平台讨论,做到因需因地因时施策。
“公心商议”集民智,多元共治破难题。广泛吸纳多元力量共同参与治理,形成强大治理合力,实现从“党组织独唱”转变为“多元主体合唱”。在19个小区设立“红色议事厅”,由小区党支部书记牵头,组织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等每月召开协商会议,共商共决民生痛点问题。廉泉小区通过“红色议事厅”新增停车位84个,创新“分楼而治”模式,车辆收费率实现100%。113个楼栋党小组建立“微协商”机制,利用楼道公示栏、居民微信群等载体,有效处置私装地锁、宠物扰民等“微问题”200余件。为进一步提升破解难题的精准度和高效性,同步组建由律师、工程师等人士组成的“智囊团”,为协商提供专业支持,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技能培训等服务。如三十四中小区燃气改造中,通过法律条款化解费用争议,促成100%签约。近年来,培育居民议事代表127人,“智囊团”成员从13名增至27名,15个老旧小区实现自治管理,物业投诉量同比下降60%。
“暖心评议”促落实,闭环问效纾民忧。社区构建“落实—评议—反馈”全链条问效机制,全程跟踪落实议定事项,通过党员领办、责任到人、志愿服务协同攻坚等方式推动问题解决,建立“群众满意度测评”体系,2025年以来,“诚心陈议”党建品牌成效显著,累计收集群众意见63条,化解矛盾纠纷136件,群众满意度达92.3%。协商议事厅开设以来,聚焦暖民心工程,推进廉泉小区停车问题协商,投诉量大幅降低;解决蜀小宿舍老旧管网老化导致的化粪池污水外溢问题,营造舒适居住环境;推动市政整修半店路,提升居民出行便利度;帮助34中宿舍小区完成天然气改造,解决困难居民罐装液化气使用不便问题。群众满意度从“抽象指标”升级为“可感温度”,民生工程从“工作清单”转化为“幸福指数”,持续将协商民主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