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包河区义城街道围绕群众切实需求,以“听得清”“找的准”“干的好”为核心,通过创新治理模式、精准对接需求、务实解决难题,让居民切实感受到精细化管理的温度与实效,营造共治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聚焦“听得清”,畅通民生问题反馈渠道。为精准捕捉群众诉求,义城街道创新打造“线上联动+线下行走”双轨工作模式。线上,街道搭建楼栋居民群、警民议事群、小管家联络群等多元沟通平台,24小时“云端”接收群众反馈,第一时间将问题派单至物业、共建单位等责任主体,构建起“收集—派单—处置—反馈”的完整工作闭环。线下,街道牵头统筹治理团队,每日开展巡查走访,并结合“书记见面日”“六情大走访”等活动,常态化推进政策宣传、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面对面倾听居民心声。同时,义城街道以“迎邻议事会”为重要载体,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发力。今年以来,开展“迎邻议事会”3场,先后落地爱心护学、修建便民小道、优化人行门禁、加装高抛监控、新增充电桩、新建便民公厕、建设睦邻里微驿站等20项民生实事。
聚焦“找得准”,精准回应不同群体需求。在服务群众过程中,义城街道注重细分群体需求,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服务。针对独居老人等重点群体,创新“一键连”工作法,通过党建引领,构建“组织体系+响应平台+服务机制”的综合服务模式,采用主动巡查加智能响应,联合多方力量为独居老人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参与养老服务的共建单位已增加至8家,志愿者队伍扩大到200余人,已将30余名独居老人纳入网格化管理。为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针对青少年群体,暑假期间街道开展丰富多样的特色活动,从民族团结主题活动到高空抛物法庭模拟,从地铁终点站体验到反邪宣传,从反校园霸凌讲座到科普知识课程。暑假以来,街道为青少年群体开办各类活动20余次,惠及500余人次青少年。
聚焦“干得好”,务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将民生服务落到实处,义城街道通过党群议事会集思广益,推出“闲置集装箱再生计划”。街道整合共建单位、公益伙伴、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对小区内闲置集装箱进行改造,打造便民“微驿站”。“微驿站”采用“基础服务+特色活动”模式,社区书记、片区书记、网格员、“红色小管家”轮流值班,常态化提供便民生活、家庭医生、小修小补、事务代办、民意征集、邻里议事、志愿者招募等7类服务。自5月份以来,“微驿站”已开展便民服务活动17次,解决老人理发难、物品维修难等问题10余件,服务群众超500人次。同时,街道积极改善居住环境,联合物业及志愿者开展“我爱我家,我爱合肥,礼让文明”主题志愿活动,对楼道、外围漂浮物和杂草进行集中清理。针对小区草地裸露贫瘠问题,街道联合物业通过前期排查、方案拟定、实地论证,开展绿化集中补种工作,共补种树木2000余棵,进一步美化了社区环境,凝聚起共治共建共享的强大合力。(丁子桉)